評論
-
性與政治的媾合:淺議“什么不是當代藝術”按照藝術理論界和史學界的一般定義,當代藝術產生于最近二十年,并以當代話題為主旨。可是這樣的定義有嫌寬泛,幾乎今日的任何作品都可以稱為當代藝術。有鑒于此,本文聚焦于一個具體方面,采用正話反說的修辭法,來...查看詳情
-
中國當代藝術投資漫談股票、房產和藝術品被西方社會譽為三大主要投資理財項目。從去年開始中國股市進入了瘋狂的牛市,證券的開戶人數已接近1億,而房地產投資則因中國的傳統上有“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所以中國自古以來都有投資房地產的習...查看詳情
-
藝拍師郭倩如:中國藝術市場需10年去冗存精惟一取得法國政府認證的華人鑒定拍賣師,臺灣羅芙奧藝術集團總經理。羅芙奧拍賣公司在去年秋天曾拍出570萬美元,創下了臺灣藝術拍賣成交 值的新紀錄。去年常玉的《藍底瓶花》、朱德群的《奧瀛》經郭倩如之手,拍出...查看詳情
-
建筑評論與當代藝術評論:兩個不同領域的合一建筑評論在今天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評論,或者它與我們現在的藝術評論是一種什么關系,這在建筑界與藝術界都似乎沒有開始討論。但是,當代的建筑,從其理念上來說,像藝術一樣,早已往前跨了一大步,以至于跨出了建筑...查看詳情
-
當代藝術不是“情緒反應”:與程美信談中國當代“暴力化藝術”中國當代“暴力化藝術”發展到2000年栗憲庭策劃“對傷害的迷戀”展覽,可以說走到了它的頂峰。之后,伴隨著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暴力化傾向”的批評和爭論,“暴力化藝術”日漸式微。到今天,已經很少有藝術家再好意思創作“暴...查看詳情
-
鄒躍進 :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一辯在中國當代藝術問題中,藝術和市場的關系一直倍受關注。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不管是藝術家,藝術批評家,還是藝術理論家,對藝術市場是既愛又恨;他們既把藝術市場看成天使,認為它給藝術世界帶來了福音;同時又把它...查看詳情
-
佳士得專家:中國當代藝術需要市場定位張曉剛《大家庭系列》剛剛落槌的兩場蘇富比中國當代藝術拍賣會,牽動了全球關心中國當代藝術的人們的心。隨后,在10月15日舉行的倫敦秋拍的“當代藝術”專場中,張曉剛的一幅《大家庭系列》以76.96萬英鎊的價格成交(...查看詳情 -
過濾與純粹--殷雙喜評論將一個正方形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 這個問題蘊含著一個“少就是多”的命題,持續地剪下去意味著角的增加。 但是,當你以相同的比例不斷地將一個正方形加以外切,到達一定的程度,就會切出一個沒有角的圓形來,命...查看詳情
-
喻高的“自甘墮落”--吳鴻評論因為本人也是學雕塑的,所以一直以來對于喻高的“墮落”過程痛心疾首,而這種反應其實是來源自己內心的那種根深蒂固的“雕塑”傳統。 傳統“雕塑”的概念實際上是立足于對對象本質內在的結構的發現和表達,由此,我們發...查看詳情
-
獨立還是獻媚:藝術市場對當代油畫教育的沖擊當代油畫教育存在的危機至少被雙重的表象所掩蓋。一個是國內這幾年油畫市場的持續升溫和表面的繁榮。另一個是從1997年藝術類專業擴招后,各大美術學院或綜合性藝術學院的油畫系一直是藝術類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之一。...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