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拍師郭倩如:中國藝術市場需10年去冗存精
藝拍師郭倩如:中國藝術市場需10年去冗存精
藝拍師郭倩如:中國藝術市場需10年去冗存精
惟一取得法國政府認證的華人鑒定拍賣師,臺灣羅芙奧藝術集團總經理。羅芙奧拍賣公司在去年秋天曾拍出570萬美元,創下了臺灣藝術拍賣成交 值的新紀錄。去年常玉的《藍底瓶花》、朱德群的《奧瀛》經郭倩如之手,拍出了546萬人民幣,這兩幅畫雙雙并列臺灣拍賣會最高價。這位惟一取得法國政府認證的華人鑒定拍賣師談到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時,不時語出驚人。
“藝術市場去冗存精的過程,法國用了400年,美國用了200年。臺灣走了30年,大陸可能10年就夠了。”
藝術品拍賣行業里,女性是稀有動物。男性的權威感,會讓拍賣場上一擲千金的買家覺得安心。而郭倩如,是一個例外。她是唯一取得法國政府認證的華人鑒定拍賣師,不到30歲便躋身由男性一統天下的拍賣場。她手握一把全世界最“大牌”的象牙拍賣槌,上面刻著“CK”兩個字母———不是美國時裝品牌,而是ClaraKuo———她名字的縮寫。
郭倩如對藝術拍賣有著一番獨特解讀。“一個優秀的拍賣官,首先要做的功課,就是必須熟悉所有買家,掌握他們的喜好和個性,乃至小動作。”在她槌下,許多華人藝術大師的作品不斷刷新著拍賣紀錄。她所主持的羅芙奧歷屆拍賣會中,海外華人藝術大師常玉、趙無極、朱德群、華裔美籍畫家陳蔭羆、丁雄泉及中國藝術大師林風眠、吳冠中等人的作品分別創下臺灣拍賣史上的最高紀錄。
2001年,郭倩如把前衛藝術家王廣義、周春芽收錄到羅芙奧的拍賣會當中。郭倩如認為他們是“順勢而為的明星”,這個“勢”,既是指一直以來不同藝術圈的人在推動他們的作品,也是指正逢中國藝術的熱潮。
2003年以前,在國際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代表中國的主導力量是中國傳統的水墨、書法作品。在郭倩如看來,大陸藝術市場在油畫部分一直有所欠缺。但2003年是個轉折點。傳統水墨、書法作品達到了最高點,同時也是下落的開始。郭倩如的判斷是“中國傳統書畫有一個漲跌的過程非常正常”,因為之后,這個市場才真正開始了理性的過程。“大家就會明白并不是每件東西都會升值,他們就會甄選那些真正的精品。”也是在2003年,國際市場上,人們開始熱切關注中國油畫。
雖然目前藝術品市場上傳統書畫作品有些降溫,但郭倩如還是認為:中國的書畫和瓷器在一段時間內仍會保持一定的熱度。其中那些精彩的作品,還會變得越來越貴。而當代藝術還是一個新興的部分,其價值還在起伏不定。對于目前大陸一些當代藝術家幾十年如一日的重復風格,郭倩如表示了擔憂。“他們必須作出調整,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