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關于大批判萬寶路相關文字摘錄相關文字摘錄: 能夠進入當代藝術史的作品應體現出這樣一些特征:鮮明的文化針對性、獨特的個性傾向、富于智慧的想象力與卓越的表現力。在《大批判》中,人們熟悉的歷史形象與當下流行符號的不可協調、卻一目了然的...查看詳情
-
尤永:成交價高低只與買家有關記者:北京匡時2008春拍將上拍王廣義的《大批判·萬寶路》,這件作品是如何征集到的?您對這件作品有何評價? 尤永:關于這件作品有很多故事,在中國有很多人可以去講,包括王廣義、呂澎都可以去講。 作品征集的...查看詳情
-
呂澎:重要藝術家的重要作品一定升值記:92年的廣州雙年展開創了中國藝術展覽的一種新模式,請您介紹一下當時的展覽是如何籌備的? 呂:當時展覽的籌辦有這么幾個方面的原因: 最初是有一些企業,他們自己收藏一些書畫作品來贈送給領導、朋友等人,...查看詳情
-
周春芽:中國當代藝術家的理想和追求是沒有變的記者:當時參展的這幅作品《黑色的線條紅色的人體》,您是怎么構思和創作的呢? 周春芽:當時為了參加展覽,提前很長時間就開始進行創作。這張畫是我比較重要的轉折期的作品,之前我在八九十年代畫的題材基本上都...查看詳情
-
由拍賣看中國早期當代藝術品現狀由拍賣看中國早期當代藝術品現狀 【編者按】1992年10月,“廣州首屆九十年代藝術雙年展”在廣州中央大酒店展覽中心開幕,主辦者以建立中國的藝術市場為宗旨,調動國內企業投資,開創了舉辦藝術展覽的新模式,在推動...查看詳情
-
專家評價《趙孟頫書法藝術》(圖)歐陽中石:(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導、中央文史館館員、全國政協委員) 小青從我讀博士以來,一直對趙孟頫深作研究,極有創見。《趙孟頫書法藝術》一書是她積年的結晶,立意高 ,視野闊。從元代文...查看詳情
-
-
中央美院雕塑系:留住時代 雕塑中國走進北京豐臺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以中國傳統碑林形式布陣的38尊巨大柱形鑄銅雕塑,不禁讓參觀者內心震動。近千個慷慨激昂的人物形象,以排山倒海之氣勢,再現了中國人民前仆后繼、慘烈悲壯的歷史場面。...查看詳情
-
何桂彥 對符號化雕塑的批判(3)但無論如何,種種理由最終都無法繞開藝術市場的高額經濟回報對符號化雕塑家產生的吸引力。藝術市場才是催生符號化雕塑的最大溫床。對于大多數藝術家來說,市場就像是潘多拉手中的盒子,種種無法抵擋的誘惑潛藏其中。...查看詳情
-
何桂彥 對符號化雕塑的批判(2)只不過,原來在油畫領域中的圖像在雕塑創作中發生了某種“變異”——由“個人圖像”變成了“個人符號”。這里所說的符號并不同于結構主義和后結構主義中的符號,它更多的是指一種標識,就像商標具有一種識別功能,但卻喪失了...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