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從我讀博士以來,一直對趙孟頫深作研究,極有創見。《趙孟頫書法藝術》一書是她積年的結晶,立意高
小青是我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還應當說,她也是我們國家書法學的第一位女博士。她原來的基礎很好,所謂基礎,是她文學方面的修養以及在書寫上的要求。這些她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路子正,功夫扎實。在學習的過程中,她是聰慧而且不怕我嚴格要求的。我是一步一步地嚴厲,她都能一步一步地跟了上來,因此她的學習成績很是顯著。盡管我越來越嚴格,越來越高的要求,她都非常高興地接受了,虛心誠懇。這些年在我跟前,盡管成長得很好了,但還是象個小孩子,可愛的小孩子。我相信將來她的道路是不可限量的,必為國人所鐘愛,我在做著更大的期望。
沈鵬:(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編審、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高等院校設置中國書法專業學科,把書學的專業性提到更高層面。其重要特點是以書法史、論、技法的研究為重心,統領教學,帶動創作。解小青依靠她的苦學和聰慧,加以高等院校的有利條件,成為被人矚目稱羨的首位年青女博士、女教授。
無論研究書法史論還是從事創作,解小青都經歷了“博”與“約”的辯證過程。她對由宋入元的趙孟頫情有獨鐘,出版有《趙孟頫書法藝術》等書,長期研究趙體書法體系特征,剖析趙體書法的技巧特征。對歷來有爭議的“結體因時而異,用筆千古不易”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在考察趙孟頫到董其昌這一書脈中,我看到了解小青的目光在延伸,她以特有的敏感,察覺到多種性質的矛盾,董學趙,試圖超越,既無可奈何,也有所作為等等惶遽復雜的心態。我覺得,小青的一番分析頗有“女性化”的細膩,并且我覺得她的文筆比以往活躍多姿。她擴展著探索的眼光。
探索的眼光也體現于小青的創作,我偶然見到她近期幾張作品,寫篆、隸、漢簡,有一幅草書有點索靖《出師頌》的影子。她不滿足于沿著已有較高成就的“輕車熟路”走下去。我一向認為,積極認真的探索,可能比平庸的“成熟”更有價值。年青人身上的束縛,一般來說總要少于我們這樣年長的人,年青的朋友應當比我們更善于消融今古,提高書法價值觀的尺度。
金開誠:(北京大學教授、博導、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
解小青博士在歐陽中石先生的長期指導下,又由于本人勤奮進取,在教學和科研中均有建樹。目前在工作上“雙肩挑”,可見任務繁重,要比一般專職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就所見《從臨摹到創作——趙孟頫》等論著而言,突出表現了優良的學風和學術傳統,這是特別值得肯定的!著作之選題很有意義,內容充實,多有新意,表達能力強,堪稱當前書藝論著中的優秀之作。
秦永龍:(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導)
解小青博士是歐陽先生的高足,聰明敏悟,勤奮好學。畢業后留校任教,教學與科研的成果頗為豐碩,上海書畫出版社所出專著《趙孟頫書法藝術》、《從臨摹到創作——趙孟頫》等,對趙孟頫的書法藝術和書學理論做出了深入的研究。通過縱橫兩個方面的比較和對趙氏書作的細膩分析,對趙氏的書藝成就及其歷史地位做出了客觀而準確的評價。這兩部專著不僅對書法史與書學史的研究具有理論價值,同時對當下學生的藝術實踐也頗具指導意義。
解小青簡歷:
解小青,1971年生。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北京書法家協會婦女工作委員會主任、日本廣島大學北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2006年獲教育部第十屆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優秀青年教師獎、西泠印社第六屆篆刻藝術評展優秀獎等。2007年參加中國美術館第二屆當代書法名家作品展。
解小青部分著作:

解小青部分作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