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中國當代藝術家在為誰服務?在上海,不僅是空中輪廓線正發生迅速的變化。中國的經濟奇跡,也正使人們感受到上海在中國新生藝術品市場上的份量,在21世紀的中國,上海將挑戰北京和香港作為火熱藝術品市場的地位。 上海躋身國際藝術盛地之列...查看詳情
-
中國當代:名為尤倫斯·希克•法伯或是薩奇·沃什?繼瑞士的烏里·希克(Uli Sigg)、比利時的蓋·尤倫斯(Guy & Myriam Ullens)夫婦之后,西方世界另一位重要的中國當代藝術藏家近期“浮出水面”——紐約收藏家霍華德·法伯(Howard Farber)及夫人(Patricia)聯手英國菲利浦...查看詳情
-
是喜還是憂? 博物館免費開放是“災難”?上海美術館試行免費開放,專家呼吁觀眾提高素質 中宣部、國家文物局等部門聯合于去年底下發《關于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后,在一片議論聲中,我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館之一———南京博物院于年初二永...查看詳情
-
-
“藝術與文字的對話”——藝術家們完成了一段精彩的哲學對談2008年1月12日晚七時,為配合第一個現場合作項目“以邀光”,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舉辦了名為“對話文字藝術”的研討會。此次研討會邀請到美國觀念藝術大師勞倫斯·韋納——“以邀光”的創作者,中國藝術家焦應奇、王魯炎...查看詳情 -
資本涌入美術館:繁榮與亂象背后的冷思考藝術市場走牛,民營資本紛紛介入,推動了一輪美術館熱。 畫廊改頭換面成了美術館,房地產樓盤的藝術會所成了美術館…… 是繁榮還是亂象? 美術館熱的背后,到底有哪些推手? 遍地開花的...查看詳情
-
英國國家畫廊征稿 廣場柱基=當代藝術符號?馬克·奎因的雕塑作品《懷孕的艾莉森·拉帕》如今矗立在第四基柱上的玻璃纖維作品《酒店模型》英國第一次以征稿的方式,為其重要的公共空間制造全球影響!這一舉措旨在使第四柱基能成為當代藝術的代表符號。倫敦特拉法...查看詳情 -
觀念的對立:經典藝術理論與身份政治本文介紹了當下的藝術批評話語理論與當代藝術的關系,由此我們可以獲得新近的國際藝術批評資訊,為方便國內讀者閱讀,這里采取編譯形式,原文主旨內容都予以保留,原文較長,分三次刊載。本文選自美國《藝術》期刊20...查看詳情
-
中國當代藝術在哪里 周氏兄弟對話關玉良奧運藝術工作室關玉良先生在中華世紀壇舉辦“2008奧運藝術作品大型公益巡展”剛剛開幕。 周氏兄弟在中國美術館也在舉辦“周氏兄弟三十年創作回顧展”大型巡展 這是一次久違的激情碰撞、東西方兩種審美觀念的碰撞,這...查看詳情
-
有關“80后”的藝術批評好像“80后”批評家是在一夜之間闖入人們的視線的。但“80后”并不是個新詞兒,應該是來源于文學界,在以韓寒和郭敬明為首的青少年作家冒出來之后才被好事者提出來的,算一算也快十年的歷史了。 我很感謝老一輩藝...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