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
馬未都:《百家講壇》這活挺累人的春節前夕,收藏家馬未都登上《百家講壇》開講家具收藏。近日,講座內容由中華書局結集出版。 昨日,馬未都在觀復博物館接受記者采訪,談起上《百家講壇》的經歷,他的體會就是累。 FW:上《百家講壇》的...查看詳情
-
中國當代藝術的親歷者——黃巖隨著時間的推移,黃巖已經成為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實驗藝術家,至今,他依然會對十年前的一件作品津津樂道。“1996年,我做了一件和自己自殺有關的作品,那天正好是我30歲生日,我用電子技術做了一個臥軌自殺的虛擬現場...查看詳情
-
蔡國強“我想要相信”亮相紐約華人藝術家蔡國強日前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舉辦大型回顧展“我想要相信”(I Want to believe),這是古根漢美術館首次為華人藝術家舉辦個展,也是古根漢美術館史無前例的大型展覽。 此次回顧展分為三個部分:裝置藝...查看詳情
-
張曉剛:越學術越有市場曾幾何時,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名字只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被熟悉,但是當大量熱錢涌入藝術品市場的時候,他們的形象也逐漸進入了公眾的視野。特別是近幾年,當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拍賣價格在國際市場上不斷飆升的時候,在有...查看詳情
-
策展人比利安娜·德瑞克:喜歡中國的速度感(圖)比利安娜·德瑞克 比利安娜·德瑞克 在中國當代藝術界,有一位美麗、自信且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外籍女孩一直在中國當代藝術展的前沿奔忙著,她就是來自塞爾維亞共和國的比利安娜·德瑞克。作為一位獨立策...查看詳情
-
吳冠中:89歲老人的眼光吳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蘇省宜興縣,中國當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散文家。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1947年吳冠中考取公費留學,次年赴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深造。1950年回國,先后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北京藝術...查看詳情
-
梁克剛:行為是現實的笙簫(圖)提到“行為藝術”和“行為藝術家”很多人心里是抱有幾分抵觸和不屑的。發源于西方的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一直在中國傳統藝術的夾縫間生存,出于某種原因,被社會極大地誤讀了。梁克剛,用他建筑師的理性思...查看詳情
-
盧昊:用中國的形式玩當代藝術(圖)盧昊稱他可以削弱政治特征,但是絕對不會削弱中國特征 即將跨入不惑之年的藝術家盧昊,是中國當代前衛藝術中最早獲得國際聲譽的藝術家之一。1998,他揉雜建筑、生活方式和政治等命題創作而成的《花鳥蟲魚系列》...查看詳情
-
進798感覺像回家 吳冠中:畫價冠軍平民生活(組圖)作為當代最具創新精神的藝術家,吳冠中先生不僅在繪畫創作和藝術理論上影響深遠,而且樹立了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的一座豐碑。他的作品曾在大英博物館、巴黎賽紐齊博物館、美國底特律博物館等世界級藝術殿堂展出...查看詳情
-
徐冰:我和社會交換思維 拿破爛能賣好多錢徐冰,1987年獲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同年開始創作作品“析世鑒天書”,于次年在中國美術館“徐冰版畫展”上首次展出,引起文化界關注。1990年接受美國威斯康新大學邀請,作為榮譽藝術家移居美國。1999年獲得美國...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