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行為藝術”和“行為藝術家”很多人心里是抱有幾分抵觸和不屑的。發源于西方的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一直在中國傳統藝術的夾縫間生存,出于某種原因,被社會極大地誤讀了。梁克剛,用他建筑師的理性思考和藝術家的激情,不惜用自己的身體做道具,在非議和嘲笑中一次次地觸碰最敏感的現實問題。從“房奴”、奢侈品消費、到奧運經濟。現實主義的切入點和先鋒前衛的藝術形式讓梁克剛的藝術脫離了自娛自樂的局面,藝術的力量借助媒體關注得到了無限放大。
梁克剛個人檔案:
藝術家、建筑師。曾從事建筑設計、地產策劃與藝術創作,2005年在北京創辦宋莊壹號當代藝術公社及北京最大的民營當代美術館“壹美術館”。藝術作品前衛大膽,備受爭議。多次使用人民幣為元素,創作了行為作品《五千一百萬》、《一百萬》等。2007年9月,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上,梁克剛用人民幣構成了“上海”字樣置于畫框內,此作品在開幕前10分鐘,被上海市公安局強行撤下。9月,梁克剛與舒勇合作的作品《一個億•泡女郎》在“2007藝術北京”博覽會上展出,作品現場遭潑糞。12月,梁克剛在中國最大規模的房地產交流會上表演行為作品《房奴》,引發了社會關注。2008年1月,在成都某奢華年會上,梁克剛用最新創作的作品“新玉器系列――翡翠手銬”銬住自己沖入開幕現場表演行為作品“奢華之囚”。
挑戰藝術的拜金
錢是什么?從古到今,無數人問過這個問題。梁克剛也曾思考過,卻發現無論是“視之如糞土”,還是“金錢萬能論”都不是正確答案。與其費力去賦予金錢一個定義,不如還它一個本來面目。這個想法讓梁克剛如釋重負,也由此誕生了一鳴驚人的《五千一百萬》等一系列人民幣作品。
BIZMODE:最初怎么想到用鈔票作為藝術表現介質的?
梁克剛:錢在中國社會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要過。這個社會中物欲橫流,拜金主義橫行,連藝術都不是凈土。投資界對藝術品的炒作層出不窮。其實用錢創作是出于對藝術拜金的無奈,既然藝術品最終都要被用錢來衡量,那為什么不干脆直接把錢變成藝術品?當我真的把錢直接變成藝術品后,我發現人們在錢面前的表現也非常有意思,有人兩眼放光,有人非常厭惡,甚至做出極端行為。這說明作品是非常成功的。
BIZMODE:人民幣系列除了給人數字上的刺激,還有什么深層含義?
梁克剛:最開始創作的《五千一百萬》確實是純粹的數字,看人們面對這么大一筆錢的時候是什么反應。數額越大,給人的沖擊就越強烈。我當時還曾經策劃過一個《一百億》,光是真錢就需要4000萬人民幣。但是最后展覽主辦方考慮到安全問題還是否定了這個創意。也有的作品不僅僅是巨額紙幣的堆砌,比如我用人民幣擺成“OLYMPIC”的字樣,擺成CBD模型,觀眾看到這些作品之后,不會只看到鈔票本身,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讀。
從“房奴”到“奢華之囚”——禁錮之惑
先是身披畫著住宅戶型圖的枷鎖,后來干脆定制了一副價值10萬元的“玉手銬”銬住自己。梁克剛選擇禁錮自己的同時,也把對生活本質的思考和困惑拋給了公眾。
BIZMODE:新作“奢華之囚”想反映哪些現實問題?
梁克剛:翡翠是中國傳統裝飾材料,象征著財富、地位、權力和美好的祝福。手銬象征著禁錮自由,這是一對矛盾體。從來沒有人想到把這兩個元素聯系在一起。選擇在奢華年會上展示是想警示成功人士與權貴階層不要因為追求財富、權力、地位而犧牲身心自由,關注人生的本質。
BIZMODE:手銬也是你的作品嗎?
梁克剛:對,其實是先有了“翡翠手銬”這個作品,表演是后來的創意。當時我去玉器廠定制手銬的時候,那里的老師傅都不愿意接這個活,因為不吉利。最后還是我堅持才做成,用的雖然不是很好的翡翠,但整體造價也超過了10萬元。現在這個手銬已經被國外的一個買家訂下了。今后,我還計劃用所有有名的玉石制作一整套的作品,比如和田玉,藍田玉、緬甸玉等。

BIZMODE:為什么選擇行為藝術這種頗具爭議性的形式?
梁克剛:我不是一個純粹的行為藝術家。對于有些題材來講,行為藝術是最恰當的表現形式。比如“房奴”。社會上寫“房奴”問題的文章太多了,報道也太多了,這是跟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你也是房奴,我本人也是。可是從來沒有一種方式真正讓人印象深刻。而“房奴”這個作品一出,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每個看過的人感同身受,為什么?就是因為它的視覺沖擊力非常強烈。這是每個人都看得懂的作品。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作品本身,而是媒體的關注帶來的。選擇行為藝術是因為它是當代藝術中最受媒體關注的一種形式,它突破了藝術家的自娛自樂,讓藝術家的思想更有影響力。
行為藝術就是突破自己
有人說梁克剛愛出風頭,更有人說他的作品沒有技術含量,是嘩眾取寵。而在梁克剛看來,比起很多行為藝術大師,自己還遠沒有達到為了藝術奮不顧身的境界,藝術對于他只是個大游戲,藝術家就是帶領大家做游戲的人。“你玩的比別人好,別人自然會跟著你玩。”
BIZMODE:有人認為你的作品缺少技術含量,你怎么看?
梁克剛:人們對形象的感知是超越語言的,而能用文字表達的感覺不超過10%。我的作品選取了最熱門的社會話題,就是要直觀地觸動觀者的心靈。在我看來,這所有超越語言的方式都是藝術。
BIZMODE:通常什么事情會激發你的藝術靈感?
梁克剛:我現在就有一百多個想法裝在腦子里,一有機會就會把它們一一實現。世界上的任何兩件事中間都有無限的空間,藝術家就是發現和利用這種空間的人。比如,一般人都覺得茶葉就是裝在茶壺里的。我曾經用30種不同的茶葉制作了一套茶具,每一件茶具的樣子都是仿制了一款古代茶具名器的器形。這件作品的主題是茶葉的命運。茶注定是要裝在茶壺里的,而我顛覆了茶葉本來的命運。
BIZMODE:藝術家經常不被人理解,尤其是行為藝術,你每次表演前沒有顧慮嗎?
梁克剛:禁錮是人人都有的。藝術的真諦就是要突破自己。其實我每次表演之前都有掙扎。包括家人有時也不理解,認為不吉利,出風頭什么的。有些藝術家的裸體表演遭到社會大眾的抵制和責罵,我不這么看。其實對于藝術家來說,表演的時候根本不會考慮到性或什么,身體就像顏料、畫布、泥土一樣,只是用來表現思想的材料。
我最欽佩的藝術家是圖尼克。他組織了成千上萬的人裸體表演。一開始做的時候也很艱難,他在大街上問每個路過的行人愿不愿意參與,常常被人白眼,嘲笑,當作瘋子,可是理解他的人就會被他的作品中的人類命題所深深觸動。
BIZMODE:家人支持你的表演嗎?
梁克剛:父母肯定是特別不理解,畢竟他們是在一個非常保守的社會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我的妻子很理解我。
“社會藝術”是當代藝術的明天
從2005年創辦北京最大的民營藝術館——宋莊1號當代藝術中心開始,梁克剛的生活重心從建筑轉到了藝術。之前他曾經很困惑,有什么事值得讓自己一直做到死?地產顧問?建筑設計都不是答案,這個答案就是藝術。于是,在偶然發現了宋莊的一個4000平米的菜窖后,只用了5分鐘,梁克剛就決定用這個菜窖作為自己摯愛的當代藝術的發展基地。
BIZMODE:宋莊1號藝術館的展覽有哪些選擇標準?什么樣的作品是好的當代藝術?
梁克剛:當代藝術的好壞沒有一個標準和一定之規。從我個人來說,我認為有三個因素非常重要:第一是跟時代有關系,第二是作者有敏銳的觀察力,第三是創造力,讓人看了能脫口而出“我怎么就沒想到”,這樣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第四是要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誠。
BIZMODE:中國當代藝術還局限在藝術家的小圈子里,而國外已經被大眾接受,你怎么看?
梁克剛:我一直在主張一個“社會藝術”的概念。就是藝術應該跟全社會人人有關系。還有大量的行為藝術只是藝術家在表達自己非常個人化的情緒。我更希望自己的創作與當代社會發生有效的對接,成為一種“社會藝術”。沒有不能被理解的藝術。國外的藝術有群眾基礎是跟他們幾百年的發展離不開的,而中國只有2,30年的發展歷史,現在還處在“墻里開花墻外香”的局面,中國的當代藝術在國外拍賣市場上已經拍出了幾千萬的高價,在中國的未來也一定是無限光明的。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