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新時代的藝術品電商會不會成為投資新寵過去的二十幾年中,互聯網的普及,極大地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產生了不少上百億甚至上千億美元規模的大公司,如美國的亞馬遜(Amazon)、eBay,中國的京東、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很多傳統商業板塊發...查看詳情 -
你有看不懂藝術品的苦惱嗎常看藝展的觀眾或許沒少發出過“看不懂藝術品”的感嘆,不過四川大學教授、符號學大師趙毅衡先生的講座“游戲與藝術在人類生活中的意義”,倒給了大家一些對于怎么看待藝術品的啟發。前天...查看詳情 -
科隆藝博會大尺度藝術點評第50屆科隆藝術博覽會(Art Cologne)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當代藝博會之一,但不久前已經跟不上整個飛速變化的藝術市場和板塊。當我挪步在藝博會的長廊上,一路上我不斷被問道“你怎么在這兒?”...查看詳情 -
一張畫改變我對美國繪畫印象卡爾·馮·馬爾 The Flagellants 427×701cm 這些年來在美國見識了一些值得看的繪畫,過去美國繪畫給我的基本印象是,沒有什么特別壯觀可以永垂藝術史的巨作。在美國各個大美術館里,撐臺面...查看詳情 -
失控的藝術品電商還能走多遠從2013年夏天電商巨頭亞馬遜推出藝術品頻道以來,我國的藝術品電商也隨之火熱起來,他們對占2000億藝術市場交易額不到1%的份額發起了一波波持續的猛攻,還真有點“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意思,反正能擠...查看詳情
-
呂澎:當代藝術界為什么要紀念黃專黃專(左)與本文作者呂澎(右)2014年3月在布拉格合影。呂澎稱黃專為新藝術的同情者、研究者、推動者與參與者。 [一種懷念] 黃專,靜靜地離開我們的黃專,我們本來說好的要建立自己的圖書館,我們...查看詳情 -
藝術界的抄襲大討論:對抄襲摹仿與挪移的甄別幾年前曾梵志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上的畫作《豹》曾被指抄襲美國攝影師Steve Winter (斯蒂夫·溫特)的攝影作品《風雪之豹》,引出一場關于藝術界的抄襲問題的大討論。前不久,由中英兩國五位著名藝術家任評...查看詳情
-
郎朗:藝術跨界可以做什么朗朗 藝術家的跨界價值,不一定只呈現在某種具體的圖案創作上。更多時候其實是用藝術家的經驗與審美,去創作更適合某種場景使用的新產品。這也許是藝術家跨界的另一種意義所在。 郎朗作為一位音樂家為大...查看詳情 -
與財富結合將是藝術最好的歸宿嗎近日,隨著巴塞爾藝術展3月在香港啟動和馬云登上“胡潤藝術榜”等事件的發生,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聚焦在藝術與財富的關系上。蘇堅近日發文說,富豪們將藝術傍身的種種行為有炒作嫌疑,而炒作的目的是...查看詳情
-
最偉大的人像攝影師之一:維多利亞時代的面孔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朱麗亞·瑪格麗特·卡梅隆是史上最偉大的人像攝影師之一。1863年,48歲的她收到女兒作為圣誕禮物送的相機,這是她人 生擁有的第一臺相機,從此便開始了自己的攝影生涯。卡梅隆混...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