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蛻化時代的膨脹肌肉--評江海的繪畫藝術江海的繪畫充滿著幻肢(stump hallucination)般的視覺表現力,它透過緊張的畫面結構與色彩語言展現這個急速蛻變的時代的深層病理。除了敏銳的洞察力,畫家對人類命運表達了一種極度焦慮的不安,試圖以激烈痙攣的表...查看詳情 -
羅慶學:人民大會堂申請文物保護是否多此一舉?據《新京報》報道,近50年前一批見證現代北京進程的十大建筑,正被申請列入文物保護范疇。其中包括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等。北京市文物局已向國家文物部門申請,將這批建筑劃定為文物,目前尚未得到國家文...查看詳情
-
陳筱君:中國臺灣地區齊白石藝術收藏淺談在10月16日舉行的“齊白石藝術國際論壇(2010-北京)”上,曾擔任藝術貴族雜志的編輯、總監,現任羲之堂總經理的陳筱君女士,發表了題為《中國臺灣地區齊白石藝術收藏淺談》的主題演講,基于自己的工...查看詳情
-
張曉剛 “靈魂上的影子”策展論述對于近幾十年生活在中國的藝術家而言,90年代以來快速的社會轉變使得藝術家們普遍產生一種無能和沮喪的感覺,他們從80年代社會價值代言人的角色突然跌落到自身社會合法性都需要被證明的窘境當中。藝術家開始紛紛放...查看詳情
-
陳丹青:中國沒有一流大學陳丹青對話謝泳:今天我們為什么談論民國? 如果你喜歡思考,如果你拒絕平庸,如果2010年的中秋假期你剛好在北京。那么,或許你就不會錯過這場思想盛宴。梁文道、陳丹青、秦暉、吳思、陳冠中…&he...查看詳情 -
劉小東:我與敦煌的故事開始于80年代幾乎每一位藝術家與敦煌都有不同的故事。我與敦煌的故事是在八十年代初,那時,敦煌成立了一個臨摹班,委托中央美院圖畫系授課。圖畫系就把這些和我一樣年齡的學生們安排在附中上課,我此時正在附中讀書,我們...查看詳情
-
-
潘石屹:房子是作品 地產藝術決定中國面貌潘石屹夫婦 有人說潘石屹在藝術界的名氣早就超越了地產界,他和夫人張欣獨立設計并投資建設的SOHO現代城,成就了許多人的藝術生活方式。而"長城腳下的公社",更成為當代建筑藝術的收藏品。 那...查看詳情 -
誰與梅花一樣清:顏梅華與他的畫我與顏梅華先生相識已有三十余年。雖然一南一北,遠隔千里,但人和人之間講的是一個“緣”。高山流水,他視我為知音。 最早知道顏先生是上世紀40年代。那時候他在上海連環畫界已是個“響當當&r...查看詳情 -
年近耄耋筆更健 ——記老畫家顏梅華入秋以來,上海連續高溫,酷熱難捱。但是,八十高齡的名畫家顏梅華依然按照他固有的生活習慣,不緊不慢、從容不迫地畫畫、讀書、鍛煉,不為外界的一切所動。 近年來,顏梅華的繪畫作品在藝術品市場越來越走俏...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