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藝術展覽幾乎成了“馬戲團”?近年來,我國藝術事業蓬勃前行,藝術展覽可謂發展迅猛。人們走進藝術展覽接受熏陶,家長帶著孩子走進展覽接受教育。但是在當下,藝術的全民普及剛剛起步,藝術標準仍未形成,仍舊看到一些“渾水摸魚”的展覽...查看詳情 -
-
-
-
顏真卿是否超越王羲之唐 顏真卿 祭侄文稿(局部) 28.2×72.3cm 紙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晉 王羲之 蘭亭序(馮承素摹,局部) 24.5×69.9cm 紙本 故宮博物院藏 王琪森(蘭亭書會顧問、上海中國書法院副院...查看詳情 -
以“竊取”為榮的偉大藝術偉大的藝術作品應該具備自身土壤的文化背景,無論它的表現方式有多么強烈的個性。個性只有附著于過往的歷史以及當代的環境,才會產生價值。大凡好的作品都能從畫面里找尋到歷史與當下的隱性內蘊。偉大的藝術是不孤獨...查看詳情 -
文化修養匱乏會嚴重影響藝術家創作古人云,繪畫創作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名言幾乎成了古今中國畫家們的座右銘。其實對于古代畫家來說,在這一點上也許不會出現什么問題,但對于當下的畫家來講,卻問題很大。 筆者注意到,現實中有些從事繪畫...查看詳情 -
鄭錦與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日暮途遠(國畫) 117.5×202.5厘米 鄭錦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中國現代形態的美術教育,以1918年國立北京美術學校創立為標志。百年前,中國社會正處于時代激流之中。新文化的理想之光努力沖破舊文化思想的羈絆,蔡元培倡...查看詳情 -
秉承“徽文化”傳統 發揚改革創新精神晨曦——引江濟淮工地掠影(油畫,2018年) 楊國新 項春生 趙振華 李峰安徽是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1978年10月,安徽鳳陽“小崗村”的18位農民冒著生命危險簽下了分田到戶的“生死狀” ,如同一聲驚雷,成為我國全面改革...查看詳情 -
改革開放40年安徽文藝的走向和追求改革開放的崢嶸歲月,使中國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給中國文藝帶來有目共睹的繁榮。安徽文藝踏著時代變革的鼓點,在改革開放40年異彩紛呈的旅程中,既留下開拓前行的領跑記錄,也呈現不懈奮斗的跟跑身影,與...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