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雙騎圖》 絕筆長風“畫無敵”雙騎圖 韋偃(唐) 被詩圣杜甫贊賞為“畫無敵”的韋偃,唯一的傳世真跡就是《雙騎圖》,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該畫表現了兩位騎士各乘一馬,并轡狂縱的情景。畫中雙馬首傾蹄奮、鬃舉飾揚,騎者捋袖舞鞭,動感十足...查看詳情 -
盲識與存在誤讀與高峰近讀《美術報》所刊《海派書法二三事》(載2019年1月10日)一文,感到此文在對歷史事實的把握上存在一些盲識,在對文化現象認知上存在某些誤讀,筆者覺得還有可商榷之處。文章中開宗明義地認為:“當這些藝術家在世...查看詳情 -
工業時代美的召喚——看拉斐爾前派如何做設計凱特·伊麗莎白·邦斯,音樂,1895年至1897年 一段被低估的藝術設計歷史 2019年是包豪斯創辦100周年,圍繞包豪斯運動,世界各地也展開了各項展覽和討論。由此開啟的藝術與設計的話題也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 近...查看詳情 -
魯虹:新世紀以來的中國當代雕塑(下)具象雕塑的當代轉型雕塑家楊劍平從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常以女人體作為創作題材,但他并不是按傳統的男性審美標準去強調女人體的所謂美感以取悅觀眾,而是一邊將女人毛發去掉,一邊又以超寫實的手法表現了女人獨...查看詳情 -
首博展訊 “山宗·水源·路之沖“山宗·水源·路之沖——一帶一路中的青海”展覽近日在首都博物館禮儀大堂舉辦開幕式 。展覽由北京市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主辦。其中包括五千多年的馬家窯文化的陶甕,直到明清文物。 展覽共展出文物四百余件(套)...查看詳情 -
孫振華:關于抄襲事件的感言葉永青 《大招貼(之2))》1991-1992年,油畫盡管當代藝術存在很多問題,面臨許多挑戰;它也許并不適合當代社會所有族群的文化理念,所有人們的價值追求;但應該承認,當代藝術仍然是全球范圍內,在我們所能見到的...查看詳情 -
藝生君:張蘇閩——水墨澄懷水墨澄懷一一品賞張蘇閩先生花鳥畫文/儒家(本名池哲儒,中國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蘇閩先生是周寧著名的畫家之一,他創作的花鳥畫風格獨特,生動形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很喜歡他的花鳥畫,雖然我...查看詳情 -
當代女性書法創作現狀及思考李硯 扇面談及女性書法,清代厲鶚曾纂《玉臺書史》一書,匯集自漢至清211位女書家的史料,縱橫觀之,其流芳至今的女書家卻屈指可數。以客觀因素而論,中國古代封建體制對女性影響極大,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秩序,使女...查看詳情 -
藝術中糧·英雄聯萌 當代藝術三人展——郭其鵬近日,藝術中糧·英雄聯萌 當代藝術三人展在北京中糧廣場開幕。本次展覽邀請了三位前沿藝術家,其中郭其鵬所展示的優秀作品,贏得了頗多贊譽。郭其鵬,新生代藝術家,1970年生于內蒙古包頭市,2013年因父親生病放棄在...查看詳情 -
馬忠賢:在大時代脈動中“我畫我戲”張子謙 馬忠賢是當代中國畫界知名國畫家,早在80年代他的作品就入選全國美展,兼工帶寫的歷史人物畫受到人們關注。1985年,《三顧茅廬》入選“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這個以青年為主體的展覽反映著新潮美...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