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
-
藝術家作品定位要清晰黃賓虹 山水軸藝術家一定要清晰自己的創作方向、作品定位,要清楚其作品究竟是面向大眾的、市場的,還是面向小眾的、精英的,是具有更多的學術價值,還是帶有明顯的商業性質,要有個大致的判斷,盡管很多時候并不容...查看詳情 -
“百態千枝意趣盎然”有感樊蕾的工筆花鳥畫《茶花》 68cm×68cm百態千枝,意趣盎然——有感樊蕾的工筆花鳥畫張廣才/文在中國畫的歷史長河中,工筆花鳥畫早在唐宋時期,就以它特有的富麗華貴、閑雅野逸等多種藝術風貌輝耀眾芳,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許多經典的作...查看詳情 -
-
畫家向洋北京畫展作品——大江截流1997年11月8日,三峽水利工程勝利實現了大江截流。為了再現這一難忘的歷史瞬間,畫家向洋經過反復醞釀和精心構思,創作了《大江截流》(180厘米*106厘米)這幅油畫。此畫是《最美三峽》2018年8月畫家向洋個人北京畫...查看詳情 -
-
董源《寒林重汀圖》(傳)等名跡現身日本岡山山水畫的意義,就在于畫家以真實山水的游歷體驗為基礎,去描繪出一個可游可居的理想世界。即在畫作面前有身臨其境之感。日本岡山縣立美術館正在舉辦的“身臨其境的山水:眺望廬山古今的目光”特展,無不展現了人們對山...查看詳情 -
中國現代美術史上典范:《父親》父親(油畫) 216×152厘米 1980年 羅中立 中國美術館藏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逐漸寬松的政治氛圍和文化環境為中國油畫的革命現實主義語境中新空間的開辟提供了可能。革命現實主義是無產階級文藝的基本...查看詳情 -
“藏跡”:看李小可的寫生之路展覽名稱:藏跡——李小可寫生之路展覽時間:2018年8月9日——9月30日展覽地點: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美術館(北京市朝陽區弘燕路山水文園東園3號樓底商101室)“藏跡——李小可寫生之路”展于2018年8月9日至9月30日在李可染基金...查看詳情 -
高劍父和高奇峰《鴛鴦》賞析鴛鴦(國畫) 28.5×82厘米 1914年 高劍父 高奇峰 廣州藝術博物院藏高奇峰(1889-1933),廣東番禺人,名嵡,字奇峰,高劍父五弟,曾隨高劍父赴日習畫,并加入同盟會。其繪畫既運用居廉、居巢“撞水”“撞粉”的技法,又...查看詳情 -
空山不見人——略論方學曉山水畫中的家園精神方學曉,男,云南省曲靖市人,1949年生于南昌,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結業于文化部重彩畫高級研究班,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美協中國重彩畫研究會理事,...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