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金縷玉衣暴露專家難敵金彈的悲哀世間事真是無奇不有,只有你想不到的,絕沒有做不到的。 這不,人們一向視為國寶的金縷玉衣,現在也出現了山寨版,更離奇的是,這山寨版版主,還依靠頂級專家的鑒定證明,以金縷玉衣從銀行里騙貸了10個億。...查看詳情
-
秋拍大幕即將拉開 跟進還是觀望今年春拍,中國藝術拍賣市場以428億元的成交額創下了國內藝術品拍賣史上新的記錄,一時間千萬、億元拍品仿佛無處不在。近幾月,國內各大拍賣行蓄勢待發,擬拍賣單品起拍價天價頻出,其中北京嘉德2011年秋拍起拍價超...查看詳情
-
別把書畫當股票一樣炒在當下投資成為時尚的時代,任何能增值保值的品種都可以成為投資對象,書畫也一樣。但把書畫當成投資對象,風險太大,贗品太多,門檻太高。由于書畫的特殊性,其投資風險遠遠大于其他品種。嚴格講,書畫并不適于投...查看詳情
-
為假古董估價24億專家稱是學術自由據中央電視臺報道騙取銀行貸款十個億,一審被判無期徒刑,曾經的超級富豪謝根榮現了原形。 目前,謝根榮案還在二審,但是今天的大新聞卻和這起案件有關,那就是這兩件由謝根榮收藏的,被國內五名鑒定專家估價2...查看詳情
-
當文物鑒定成了拍賣良心的交易提高鑒定專家的違法成本,壓縮專家拍賣靈魂的機會,專家才不會是磚家,也才很難成為幫兇,文物界、鑒定界也許才會干凈一些。 一套領導班子,成立了十幾家公司,賬面繁榮假象的背后,是從銀行騙走貸款6億多。華...查看詳情
-
國內藝術品評估亂象驚人圖片資料 最多價值1萬元的自制“金縷玉衣”,經幾位頂級專家鑒定估價24億元。持有者借此從北京建行5家支行騙取貸款6.6億余元。事件一出,各界一片嘩然,而事件暴露出的國內藝術品質押漏洞令人反思。...查看詳情 -
徐冰:藝術在911事件面前顯得無力徐冰站在他的作品前,地板上顯示出“As there is nothing from the first,Where Does the Dust Itself Collect?”(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專訪9·11事件目擊者、裝置藝術“何處惹塵...查看詳情 -
金縷玉衣評估24億 屎盆子不能全扣在史老頭上文物收藏圈中,貓膩多,蹊蹺多,匪夷所思多,幾可謂路人皆知。遠有紀實作品《誰在收藏中國》,抖開黑幕、騙局、陷阱;近有故宮博物院宋人書札拍賣的羅生門。而最新爆出的事情,不僅令這個圈子繼續顏面掃地,并且,...查看詳情
-
24億金縷玉衣出爐 怎叫停文物鑒定亂象“金縷玉衣”的資料圖片。 漢代的皇親貴族們大概不會想到,他們死后的喪葬殮服,在兩千多年后會成為今人追捧的寶物,并且,賣價最高的還是個新造的假物件兒。近日,媒體爆出幾名頂級鑒定專家,為騙子...查看詳情 -
郭慶祥:偽藝術品就是藝術市場的達芬奇郭慶祥 9月6日,“范曾訴郭慶祥(微博)名譽侵權案”二審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雙方當事人均委派律師到場。庭審結束后,記者第一時間采訪到被告郭慶祥,談及范曾起訴一案,他再次表明觀點...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