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鑒定專家的違法成本,壓縮專家拍賣靈魂的機會,專家才不會是磚家,也才很難成為幫兇,文物界、鑒定界也許才會干凈一些。
一套領導班子,成立了十幾家公司,賬面繁榮假象的背后,是從銀行騙走貸款6億多。華爾森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謝根榮,一審被認定犯貸款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目前此案二審正在進行中。除了富豪的身份外,謝根榮還是個“古玩收藏家”。他托人自制的“金縷玉衣”被包括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楊伯達等專家鑒定為價值24億元。“就是為用錢方便,向外洗出大量的現(xiàn)金。”曾在華爾森集團擔任執(zhí)行總裁的郎某道破玄機。(本報昨日報道)
“東西真假不重要,只要給錢就說好”,文物鑒定的黑幕,公眾早有耳聞,今年央視“3·15”晚會就曝光了這樣一起鑒定丑聞——百元贗品被專家鑒定為身價幾十萬的“珍品”。但所有的鑒定丑聞,在這起巨額貸款詐騙案面前,都是小巫見大巫。兩件用玉片穿出來的值不了多少錢的“玉衣”,被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原秘書長王文祥、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楊伯達等5位專家,評估價高達24億元。
報道中有一處細節(jié),令人錯愕。王文祥承認:“當時評估沒走太復雜的程序”,“主要是靠眼睛看,然后一起商量了一下。”這哪里是鑒定,分明就是走過場,甚至連走過場都不算,任何有操守的專家都不會如此不負責任。但是,這幾名專家偏偏做了如此茍且之事。
當良知一旦被金錢收買,當銅臭蒙蔽了雙眼,無疑是把靈魂拍賣給了魔鬼,在此語境中,假貨變成珍品,并不意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幾十萬的評估費黑了良心。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謝根榮被抓后對民警說,那段時間光請客吃飯,他就花了3000多萬。3000萬元是不小的數(shù)目,錢到哪里去了,都是誰享用的?
如今,伙同的兩名銀行行長顏壯林和趙峰因犯違法發(fā)放貸款罪、違規(guī)出具金融票證罪被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20年和19年,謝根榮一審被法院以貸款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但這顯然不是終點,這5名專家就可以安然地全身而退嗎?在謝根榮詐騙過程中,5名專家的鑒定起到了巨大的協(xié)助作用,一定程度上說這幾人扮演了幫兇的角色。
鑒定專家?guī)蛢椿咽菨撘?guī)則,不僅蒙蔽了收藏者,加重了文物亂象,還傷害了公義。因此有律師認為,雖然國家對鑒定資質(zhì)以及鑒定結(jié)果沒有明確法律規(guī)定,但是如果涉及故意作出錯誤鑒定,應該認定為欺詐。這一建議不無道理,如果任由專家胡作非為,把聲望當作斂財工具,最終必然導致更多詐騙案的出現(xiàn)。
提高鑒定專家的違法成本,壓縮專家拍賣靈魂的機會,專家才不會是磚家,也才很難成為幫兇,文物界、鑒定界也許才會干凈一些。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