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
艾未未:沒有我,鳥巢不會是現在這樣只要你活著,就沒辦法推卸這個責任,必須該說就說,該做就做。 坐了兩個多小時的車,終于來到艾未未位于草場地的工作室。從大路走進這片北京著名的藝術區,從臟亂差的衛生狀況來看,實在沒有感受到多少藝術...查看詳情
-
專訪開幕式燈光總設計師沙曉嵐:光影潑墨世界之最手持火炬的李寧高懸在體育場頂部檐口邊,在空中沿著檐口立面向主火炬方向大步奔跑。此時的檐口立面由數碼投影設備播放出由雅典點燃圣火到北京的整個火炬傳遞過程的片段畫面,重現了火炬所到國家、城市的難忘瞬間。這...查看詳情
-
戴明德:藝術要表現生命狀態我從人物畫起家,直到1982年生病,一度停止創作,但還是在用水墨寫字。我70年代開始寫石鼓文,病中主要是練字,由此對線條有了新的認識。1989年去美國紐約大學布魯克林學院講課,同時看了許多博物館,看了許多現...查看詳情
-
臺灣畫家許雨仁“靜無言”詮釋當代水墨(圖)持續至21世紀的今天,水墨元素仍舊是傾心于東方傳統“筆”“墨”情感的藝術家們重要創作的靈感來源之一,包括在當代創作中他們也嘗試著吸取這源于東方的養分,而當代水墨的“創新”亦成為關注和爭論的焦點。奕源莊藝術空...查看詳情
-
戴志康:把商業當作藝術來玩(圖)“毛主席說與人斗,與天斗,其樂無窮。他把斗爭就當作藝術來玩,我是把商業當作藝術來玩。”——戴志康 人物經歷 1964年,戴志康出生于江蘇省海門縣,1985年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本科專業后繼續研修中國...查看詳情
-
專訪陳丹青:亞洲文化是“盜版文化”“真正特殊的國情是私下賣畫。其中大項是走官家的禮,外界很少談到。山東,十年前每年買畫的資金就有兩三個億。商人年關將近手里一張信用卡,幾百萬,得趕緊在春節前把禮物送到各路官員那里,求爺爺告奶奶,畫拿到了...查看詳情
-
現實本身就是魔幻的--劉大鴻(圖)做了20多年“隱士”和“釘子戶”之后,曾是“85美術新潮”一員干將的劉大鴻在2008年逐漸“浮出水面”,完成了最新作品“堂”系列,又舉辦了個人回顧展。然而劉大鴻并不僅僅是一位藝術家,他還是教書育人的大學老師。他認...查看詳情
-
翰墨世界寄深情——記國畫家王少華 (圖)寫意,俗稱“粗筆”,與“工筆”對稱,是中國畫技法的一種。清代著名畫家惲壽平說:“宋人謂能到古人不用心處,又曰寫意畫。兩語最微,而又最能誤人,不知如何用心,方到古人不用心處;不知如何用意,乃為寫意。”言下...查看詳情
-
-
李可染:胸中丘壑,筆底煙霞(圖)李可染 1907年生于江蘇徐州,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畫研究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李可染13歲從鄉賢錢食芝學中國畫,1929年考入杭州國立藝術院研究生班,師從林風眠...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