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火炬的李寧高懸在體育場頂部檐口邊,在空中沿著檐口立面向主火炬方向大步奔跑。此時的檐口立面由數碼投影設備播放出由雅典點燃圣火到北京的整個火炬傳遞過程的片段畫面,重現了火炬所到國家、城市的難忘瞬間。這就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點燃火炬的瞬間。
之前對這個瞬間會怎樣,曾經有過無數的猜測,但是很少有人能想到,居然會用燈光投影出如此多變而豐富的畫面,展現出那么深刻的含義。事實上,在這次的奧運會開幕式上,燈光起到了比以往任何一屆奧運會開幕式更重要的作用。本報采訪了此次奧運會開幕式的燈光總設計師沙曉嵐,請他為大家解讀了這次的燈光設計。
光 色彩串起主線
作為國內最頂尖的燈光設計師,沙曉嵐這次也創造了一個紀錄,他一個人負責了第29屆奧運會開、閉幕式和第13屆殘奧會開、閉幕式的燈光設計,這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但是他首先面對的還是困難。
與眾不同、不同凡響、聞所未聞,這是對開幕式燈光的要求。沙曉嵐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在燈光方面如何和以往的奧運會有所區別和突破。
他介紹說:“東西方人的欣賞習慣不一樣,東方人喜歡比較強烈的、有沖擊力的,西方人則喜歡黑白調、素雅的。他們(西方)通常是以電視轉播為標準,不以現場標準來衡量。我們準備以電視為第一標準,但是國情要求我們也必須要兼顧現場,但是現場燈光和轉播燈光存在很大矛盾,主要是光比上,電視要求光比小,現場要求光比高。
綜合這兩方面的因素,沙曉嵐設計了一條有邏輯性的色彩變化線路。由古代到當代,古代追求黑白效果,近代、現代發展成一個色彩基調,再到當代采用一種繪畫的效果。他說:“簡單來說,古代是黑白畫的感覺,當代就是油畫的感覺,再往后可能就是走上印象派的感覺,色彩是一條主線。”
光 展東方美學神韻
開幕式從“擊缶而歌”開始,分為《畫卷》、《文字》、《戲曲》、《絲路》、《禮樂》、《星光》、《自然》、《夢想》等眾多段落。而這些段落都是在一軸展開的畫卷上完成的。在這幅流動的畫卷上,燈光是舞美設計的核心元素。
《畫卷》是畫軸展開的第一個段落,燈光利用“灰、白、黑”的調子,與演員的黑色服裝、揮毫作畫的表演和諧統一。畫幅上宛如一張清新淡雅的水墨畫。
《文字》一段 ,儒生們朗朗的吟誦,字模的鏗鏘表演,燈光在空間渲染了淡淡的色彩,加強了服裝的色彩效果和字模的立體感。
《戲曲》一段,燈光明亮的照度,夸張了中國戲曲服裝的色彩,舞臺畫面色度漸強。
《絲路》、《禮樂》,整體燈光效果進入了“工筆”畫的美術效果,色彩的飽和度也隨之加強。《星光》、《自然》到《夢想》三個段落的燈光設計使用現代裝飾畫和電腦繪畫的手法,強化表演氣氛,燈光藝術照明的變化節奏層層遞進,逐步升華,隨著舞臺整體氣氛最后進入高潮。
沙曉嵐介紹說,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燈光設計的創意是追求高品位的東方美學目標。在“畫卷”這個舞美平臺上,運用燈光這支生花妙筆,摹畫中國繪畫的語言,從中國圖像史的角度,反映中國民族文化融入世界的漫漫歷程。
光 一項瘋狂的紀錄
無論從高科技性還是從設備數量,我們都超越了歷屆奧運會,然而最值得自豪的是,在這次開幕式上我們創造了燈光界的一個紀錄。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使用了大量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燈具設備。根據創意要求并結合國家體育場“鳥巢”結構的特點,配備各種電腦燈具近3000臺。特別是使用了一百四十余臺大功率數碼投影設備,使活動影像、視頻影像可靈活地出現在表演區、大型道具和體育場結構檐口立面。
沙曉嵐說:“鳥巢給我們提供了投影的先天性條件,我們應該怎么實現?以前世界上完成的最大拼接已經是十六臺了,我們這次則是最大的拼接,國外有人認為我們瘋了,因為這種復雜程度是從來沒有做過的,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沒有做過。拼接的臺數越多,難度越大。”
“鳥巢”結構的檐口立面自然形成了一個高14米,周長500米的空中環幕,63臺大型數碼投影機3機重疊,組成了21組互相連接的畫面。21組畫面的邊緣自然融接,毫無痕跡,可謂天衣無縫。利用大型數碼投影機多機重疊且多組畫面的融合拼接技術,其設備數量之多,技術要求之高,投映面積之大, 迄今乃屬世界之最。
專訪開幕式燈光總設計師沙曉嵐:光影潑墨世界之最
專訪開幕式燈光總設計師沙曉嵐:光影潑墨世界之最
專訪開幕式燈光總設計師沙曉嵐:光影潑墨世界之最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