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藝術銀行”首現京城 藝術品有望走入尋常人家在歐美一些國家十分流行的“藝術銀行”近日首現京城。記者從“墻”美術館了解到,該館針對藝術品愛好者,首次嘗試推出這一新型的藝術品收藏模式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參與。“墻”美術館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該館上千件的館藏中...查看詳情
-
第五屆上海春季藝術沙龍第五屆上海春季藝術沙龍將于4月18日在上海世貿商城亮相。這個匯聚了國內外100多家畫廊和藝術機構的盛會,被一些業內人士視為今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風向標。中國藝術市場是否將受到進一步關注?當代藝術是否將持續火爆...查看詳情
-
景德鎮元青花瓷傳統與現代高仿工藝比較元青花的研究熱潮始于20世紀50年代,當時美國學者約翰·波普以大維德基金會的至正十一年(1351年)青花龍紋象耳大瓶為依據,從土耳其、伊朗所收藏的青花瓷器中發現了數十件元青花并撰文公之于世,從而引起陶瓷界對元...查看詳情 -
大雅大俗的民國墨彩瓷金品卿繪墨彩花鳥紋碗 口徑15.5厘米這只碗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有兩次拍賣紀錄。2005年1月23日在云南典藏的拍賣會上以7.15萬元成交;同年10月6日,在江蘇愛濤的拍賣會上又以15.4萬元拍出 水墨畫是最能表現中國...查看詳情 -
萬歷號沉船與克拉克瓷鄭和七次遠航的壯舉距今已600多年,當初被鄭和船隊以及他的后繼者們帶出國門銷往世界的中國古代陶瓷中的特殊品種“外銷瓷”,開始悄然走俏。這些外銷瓷中尤以從海底沉船中被打撈出來的“海撈瓷”最為人關注,一批又一批...查看詳情 -
深具藝術品位的銅鏡精品戰國 五山鏡 直徑14.6厘米據考古資料,中國銅鏡最早出現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齊家文化,最晚至清末被玻璃鏡替代,銅鏡相伴人類走過了4000多年的歷程。銅鏡制作作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不可缺少的內容,理當是一門重要的學...查看詳情 -
上海圖書館藏明清名家手稿上海圖書館目前收藏稿本多達2000余種,其中不少來自張元濟、葉景葵等先生的慷慨捐贈。如原藏張氏的清彭孫貽《茗齋詩》、查慎行《敬業堂詩集》,原藏葉氏的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清錢大昕《演易》、清陳鳣《恒言...查看詳情 -
民國書畫家作品的市場行情和前景(吳昌碩《千年桃實》182.5×93厘米)對不少民國時期的書畫家,筆者向來是十分敬佩的,有的在當時就是中國畫壇上的明星,今天,仍然成為各路藏家踴躍競投的對象。如南方的吳昌碩、陸恢、黃山壽、吳石仙、張善捎、鄭午昌...查看詳情 -
唐宋四川玉堂窯瓷器淺析從四川省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區出發,往西南方向行進5公里,就可到達玉堂鎮鳳鳴、岐山村及中興鎮橫山村的交界處,在這片人稱“上九包、下九包”、方圓約2.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漫山遍野遍布陶瓷碎片和窯具,故被當地人稱之...查看詳情 -
為“古玩鑒定”把把脈——文物鑒定技術如何走出困境策劃:本刊視點欄目組 選題統籌:梓荃 圖文:關海森 整理:戴瑩 近年來,“收藏熱”日漸升溫,我國有數以千萬的人投身藝術品收藏活動,電視、報紙等媒體將收藏炒得熱火朝天,各種藝術品拍賣會、博覽會也開展得...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