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大俗的民國墨彩瓷
大雅大俗的民國墨彩瓷
大雅大俗的民國墨彩瓷
時間:2007-04-03 11:47:00 來源:
資訊
>大雅大俗的民國墨彩瓷
這只碗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有兩次拍賣紀錄。2005年1月23日在云南典藏的拍賣會上以7.15萬元成交;同年10月6日,在江蘇愛濤的拍賣會上又以15.4萬元拍出
水墨畫是最能表現中國畫意境的一個種類。一點點墨對上不同比例的水,就能呈現出焦、濃、重、淡、清5個層次的色彩。黑白一分,自現陰陽明暗;干濕不同,就把濃淡輕重、凹凸遠近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所以有人說,中國畫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水墨畫。清康熙中期,水墨畫被移植到瓷器上,誕生出一個新的釉上彩繪品種——墨彩。水墨離開柔軟的紙絹,在光滑的瓷器釉面上同樣能表現出“五色俱全”的妙韻。墨彩瓷繪以黑色為主,兼用礬紅、本金等彩料,在似雪的白釉上裝飾繪畫,可濃可淡。
早期的墨彩瓷器以筆筒、筆洗、印盒、筆架等文房用具居多,一誕生就被打上了“雅”的印記。墨彩瓷繪藝人們也借此向人們昭示著他們的另一種身份——文人畫家。他們將中國傳統書畫集詩、書、畫、印于一體的形式移植到了墨彩瓷器上,繪瓷藝人的名款和鈐印也首次出現在了瓷器上。只不過此類作品在當時數量較少,還不成氣候。后來,這種風氣和墨彩清新儒雅的風格在淺絳彩瓷繪中得以延伸,并達到了頂峰。“淺絳彩三大高手”中的金品卿和程門及后來的“珠山八友”,早期都曾繪制過不少墨彩瓷器(圖1、2)。墨彩至雍正時期達到了高峰,突破了康熙時期的大寫意風格和以綠地托黑彩的技藝,采用纖細的畫筆直接繪出墨彩紋飾,墨色濃淡有致,格調高雅,細膩動人。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