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中華文化是我們共同的藝術淵源 觀臺灣當代陶藝展“近年來,我們一直積極致力于推動海峽兩岸的陶藝交流,并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所劉鎮洲教授高興地對筆者說,“我很高興看見這樣的活動在奧運年舉行,這具有不同的意義,雖然兩岸的藝術作...查看詳情
-
英媒:臺灣擔心大陸從海外沒收其文物英國《經濟學家》2月14日文章,原題:珍寶之島 這將是中華帝國最精美的藝術展覽。臺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很少將其珍寶送往海外展出。確實,即將于2月2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舉行的這次展出,僅是臺北“...查看詳情
-
古籍專門人才匱乏調查 數萬本古籍一人修近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那些承載著中華文明記憶的古籍重新受到社會關注。 然而,我國古籍整理、修復方面的專門人才十分匱乏,“萬本古籍一人修”的狀況成為極大的隱...查看詳情
-
中國美術學院今天80歲生日 藝術節崔健冒雨捧場80年前的今天,在孤山旁邊的一個小院子里,幾個藝術家和教育家花了一個銀元租下了這些屋子,成立了中國第一所藝術院校;80年后,這所學校已經發展成為馳名中外的著名藝術學府——中國美術學院。 1928年,當時名...查看詳情
-
中國美院珍視傳統 34位全球藝術界權威云集杭州(圖)昨天,中國美院南山校區平日里汗津津的籃球館被改造成了一個香噴噴的冷餐會現場,34位為美院80周年校慶遠道而來的國內外頂尖美術院校校長、美術機構領導在這里集體亮相。 他們中任何一個人的頭銜,都值得讓...查看詳情
-
全球首次公布 敦煌研究院藏中國藏西夏文獻近日,敦煌研究院研究員彭金章將大型文獻叢書《中國藏西夏文獻》(19冊)正式贈予該院信息資料中心收藏。該叢書95%的內容為全球首次公布,將為敦煌研究院對有關西夏社會、歷史、文化、宗教、經濟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更為...查看詳情
-
破敗古寺“暗藏”大量壁畫 快來保護雖然已是第二次踏進那座年久失修的廢棄古寺了,但65歲的考古、收藏愛好者杜長明依然激動不已。一周前,杜長明偶遇郫縣郫筒鎮長樂村新任村委會主任孫從成,獲悉了長樂村十組一座廢棄的古寺四墻遍布古代壁畫。他立即邀...查看詳情
-
奧運火炬傳遞:“祥云”火炬與兵馬俑倫敦相遇6日是北京奧運火炬在倫敦傳遞的日子,似乎是為了紀念這個不平凡的日子,今天一大早,英國就普降大雪。倫敦更是下起了多年罕見的鵝毛大雪。 到10點半左右火炬開始傳遞時,大雪轉弱。雖然氣溫稍微低了一些,但初...查看詳情
-
中國國家畫院舉辦年展“2007中國國家畫院年展”4月3日至11日在國家畫院美術館展出。展覽集中了畫院老、中、青三代藝術家2007年度創作的100余件作品,較為全面地展示了藝術家近期創作的整體狀況和學術水平。 2007年是中國畫研究院更名...查看詳情
-
首屆REAL國際攝影大獎揭曉德國攝影藝術家漢斯·克里斯蒂安·辛克以黑白攝影作品《一小時》榮獲大獎 2008年3月20日晚,籌備歷時一年的REAL攝影大獎終于見出分曉。大獎收到了來自全球38個國家與地區的650位攝影藝術家送選的作品,邀請五...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