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村官
破敗古寺里找到寶
昨日下午2時許,在郫縣郫筒鎮長樂村的鄉間小路上尋找良久,記者終于在一處偏僻的村道旁找到了那座廢棄的石佛寺。這座古寺目前僅剩下一間大殿、一間后殿和一間偏殿。大殿占地約上百平方米,10米左右高,是一座土木結構的古建筑。大殿內堆放著谷草、農具等物品,殿瓦也都殘敗得四面透光。就在這破敗不堪的大殿四壁上,卻到處可見繪畫精美的壁畫!
殿墻四壁的最下方是彩繪圖案,上面是黑白涂繪的壁畫。畫面上有佛像、人物、動物和樹木的圖案,還有諸如“住善國如來舍身未因、太子里拜仙人為師尊、住善國仙女試道心”等文字注釋,每幅畫都仿佛在講述一個流傳悠久的故事。記者粗略數了一下,整個殿墻上的壁畫至少有40多幅,保存得比較完好的圖畫還有10多幅。除了壁畫,大殿的立柱上也到處都是文字和鮮艷的花紋。
據孫從成介紹,今年3月31日,新上任村委會主任的他在查看村上的物產時無意中看到了這些壁畫。為弄清壁畫的來頭,他到縣圖書館查閱縣志,此時他偶遇了也在查閱資料的杜長明。杜長明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考古、收藏愛好者,同時也是中國收藏家協會的會員。一聽石佛寺有古壁畫,杜長明大感興趣,4月3日,他們邀請了一些考古和文物方面的專家朋友前往查看,初步判斷這些壁畫可能是明代的。
歷盡滄桑
精美壁畫渴望保護
寺廟驚現古壁畫的消息已經引來不少人前來看稀奇,孫從成不得不請村民王克明專門負責看護古寺。王克明說,上個世紀80年代,有村民曾在寺廟里挖出兩尊佛像,有人在大佛像身上看見過“大明永歷”的字樣。后來,佛像被搬遷到其他的寺廟去了。石佛寺從此敗落,曾先后被用做食堂、豬圈、雞場和倉庫,目前被村上用做堆放雜物。
昨日,記者從杜長明拿出的一本郫縣當地編制的《千年古蜀都·郫縣人文卷》上看到,該書的“郫縣地面、地下文物分布一覽表”上的第26條,明確注明“石佛寺及壁畫”始于明代,屬于鎮鄉級保護的文物”。杜長明告訴記者,像這種與古建筑相輔相成得這么好的古壁畫,在當地還從未見過。他呼吁當地的文管部門盡快把石佛寺的古建筑和古壁畫保護起來,毀壞了實在可惜。
文管部門
連夜派人實地考察
昨日下午,記者將此事告知郫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的王愛蓮局長時,她立即通過當地的文物科和博物館查詢了此事。王局長告訴記者,雖然當地已經經歷了兩次文物普查工作,但是對于石佛寺有古代壁畫,他們一直都不知道。
昨晚7時許,記者從郫縣博物館副館長唐志宏處獲悉,接上級指派,他已帶著工作人員連夜趕到了石佛寺,并已開始了拍照、勘察工作。唐志宏說,在此之前,他們也不知道石佛寺舊址有如此眾多、目前還保留得如此完好的古代壁畫,“這些壁畫都具有較高的考古和文化價值”。至于壁畫到底是屬于哪一個時代的文物,要等到專家最后勘察后才能確定。
目前,相關壁畫年代的考察和寺廟的文物保護工作已全面展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