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國古籍整理、修復方面的專門人才十分匱乏,“萬本古籍一人修”的狀況成為極大的隱憂。
人才青黃不接,古籍保護與時間賽跑
據統計,我國現存古籍約3000萬冊。經歷千百年的歲月滄桑,這些古籍中有近三分之一亟待修復。然而,與之相對應的是,目前全國的古籍修復專門人才不足100人。
以首批入選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的黑龍江省圖書館為例,全館收藏古籍13萬多冊,而專門從事古籍工作的僅有5人。按這5名工作人員全部能夠獨立完成古籍整理、修復等一系列工作計算,每個人平均要修復2.6萬冊。如果每人每天能夠修復一冊古籍,僅完成館內現存古籍修復工作就需71年。
黑龍江省圖書館常務副館長、研究館員董紹杰介紹,我國的古籍保護人才正處于青黃不接的階段。經驗豐富的老一代同志步入老齡,逐漸退離了工作崗位,而年輕的一代則需要更多時間鍛煉和培養。
董紹杰說:“前段時間我們成立黑龍江省古籍保護專家委員會時,邀請了一些老專家。但他們多數年歲已大,身體狀況和精力都不是很好,很難再投入到一線工作中去?!?/P>
據了解,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曾培養了一批古籍專門人才。他們多數畢業于國內知名大學的中文、歷史或圖書館專業,有著良好的文化功底。參加工作后,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經過了多年的努力和鉆研,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多年來為我國的古籍保護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近一二十年來,這些知名大學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多數都到了其他行業和部門工作。由于分配到圖書館等單位從事古籍保護工作的人才只能按工人編制計算,評定職稱和享受相應待遇時會受到一定限制,難以體現其自身價值。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目前古籍保護人才中堅力量匱乏的現象。
“古籍保護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工作。”黑龍江省圖書館特藏部主任、副研究館員吳秀明說,“要在古籍老化、破損前將它們整理和修復好。現在的工作量特別大,我們急需具備古籍整理、修復、研究能力的綜合型人才。”
寂寞行業需要能承受寂寞的高素質人才
焦旭鋒是東北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的一名畢業生。在這個以招收漢語言文學和歷史學本科生為主的研究所里,有很多人與他一樣,在獲得了古典文獻學碩士的學位之后,從事了其他行業。焦旭鋒向記者表示,由于待遇及個人發展等各方面原因,古籍保護行業讓畢業生很難看到希望。
據了解,目前,全國有四所大學在本科階段開設了古典文獻專業,包括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此外,還有18所高校設有古籍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所長、歷史學博士李德山說:“古籍行業長時間面臨資金短缺,就業形勢不好。這么多年培養出來的人才,畢業后卻不能從事本專業的工作,真是非常可惜?!?/P>
李德山表示,古籍研究工作戰線長,年輕人到了工作崗位會覺得委屈,加之收入低和工作本身的枯燥,這些都是古典文獻學畢業生紛紛轉行的主要原因。
“古籍研究和保護工作要求慢工細活,而且難出成果,出版一本書往往耗去幾年的時間。沒有研究成果就晉升不了職稱,也就沒有相應的待遇。”董紹杰說,“許多高素質的人才就這樣流失了?!?/P>
“這是一個寂寞的行業?!倍B杰對此也直言不諱,“圖書館等單位的工作在多數年輕人看來是寂寞的,而古籍保護工作者又是圖書館工作中最寂寞的人。”
故宮館員:一位本科畢業生的啟示
王璐是吉林藝術學院古畫修復與鑒定專業的2004級本科生。在沒有畢業之前,她便找到了令許多人羨慕的工作單位--故宮博物院。如今她作為故宮博物院文??萍疾康囊幻^員,不僅能用上大學時所學的專業知識,更能在實踐中跟隨老前輩一起工作,積累經驗。
王璐介紹,高考時,她是作為美術生被錄取的。大學期間,學校不僅給他們安排了美術方面的課程,還把修復與鑒定技能、美學、博物館學、中外歷史等學科知識加入到課程體系之中。王璐說:“同年級畢業的12名同學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從事的都是本專業,主要分布在北京、杭州、廈門、福州、蘇州等國內大城市,各方面待遇都很好,還有兩名同學出國進修。”
專家介紹,古籍保護行業的專門人才既要有文史學科的基礎,又應同時具備古籍修復和版本鑒定等方面的技能。但就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而言,還很少有學校在本科階段專門開設此專業。
“現在急需在高等學校本科階段設立古籍修復與鑒定專業?!倍B杰說,“尤其在有文科基礎的綜合類重點大學,可以在中文、歷史等專業中設立古籍整理和保護的培養方向,專門輸送這方面的人才。”
此外,我國的古籍保護工作還應該提高科技含量。有關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的古籍修復行業還基本停留在手工和經驗傳授階段,沒有上升到理論和科學的層面。而在國外,不僅有大學負責培養輸送古籍修復專門人才,現代科技手段也用到修復工作之中。人們通過理化和生物實驗,積累科學數據,尋找最佳的保護手段。
讓人欣喜的是,2007年10月,中國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第一期全國古籍修復技術培訓班開班,第一期35位學員來自全國32家古籍收藏單位。這是近18年來,我國首次開展全國性的古籍修復人才培訓。
李德山說,首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的公布,標志著我國古籍整理研究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隨著古籍保護行業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古籍專門人才的培養也將迎來春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