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是中華帝國最精美的藝術展覽。臺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很少將其珍寶送往海外展出。確實,即將于2月2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舉行的這次展出,僅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自1965年開館以來第四次大規模送文物外出展覽。
正如臺灣的其他事一樣,藝術品展覽也與中國大陸的緊張關系沾上邊。這次展覽之所以能舉辦,是因為奧地利和美國、法國和德國這三個獲得“國立故宮博物院”藝術品展出機會的國家一樣,通過了展品免受司法沒收的法案,這樣就可以避免中國大陸獲得這些藝術品。
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65萬件藏品中,有23萬件來自中國皇家的收藏,時間上溯至10世紀的宋朝。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敗后,于1948年到1949年將這些藝術品運往臺灣,他這樣做一方面是想保護自己的政治合法性,另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文物落入共產黨人手中。
在將近30年的時間里,這座博物院是這些政治符號的堡壘。然后,當臺灣民主化之后,博物院又成為防止臺灣被急劇孤立的外交工具。“總統”夫人吳淑珍2003年就和博物院展品一起到過德國。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曼麗介紹說,日本為了讓該院文物去日本展出游說了大概20年,但是日本國會沒有通過所需的(展品免受司法沒收)的法案。該院文物同樣無法去梵蒂岡展出,因為意大利政府也不能保證展品免受司法沒收。
但中國國家文物局的一名官員說,北京從來沒有考慮過從臺灣手中要回這些文物,因為“臺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