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
網絡時代的藝術與批評網絡時代,藝術仍然會以多種形式出現。藝術家、批評家的觀點會有多樣選擇。高科技給人類生活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進入網絡時代之后,藝術創造、藝術展示、藝術市場、藝術欣賞以及藝術家與社會的關系,都將發生相應的變...查看詳情
-
文化藝術不完全靠錢堆出來葉青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在今年的兩會上,有兩個巨大的文化工程引起代表委員的大爭論。 一個是中華文化標志城。據報道,由69位兩院院士和各界人士聯合發起的中華文化標志城項目...查看詳情
-
全國政協委員劉大為、曾成鋼等著名美術家在《美術博覽》雜志聯誼會上呼吁做弘揚高尚美術的“硬漢子”(圖)3月9日傍晚,參加 “兩會”的美術界政協委員劉大為、曾成鋼、王成喜、陳醉、韓書力、杜滋齡、王書平、汪國新等著名美術家出席《美術博覽》雜志舉辦的政協委員與該刊學術顧問的聯誼會。 聯誼會上,《美術博覽》雜志...查看詳情
-
滕矢初委員:文藝領域也需“生態平衡”文化藝術領域也需要“生態平衡”。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物質水平也明顯提高了,人們對精神層面的需求比較過去也更加豐富了。不同于改革開放初期文化藝術活動貧瘠時,人們對精神生活強烈的渴望,現在可供選擇的文化娛樂形式...查看詳情
-
課堂不是復興傳統藝術的圣殿(圖)資料圖片 京劇進課堂一波未平,書法又開始要求進課堂了。也許在公眾看來,這有點像阿Q一般好玩,“京劇進得,憑什么書法就進不得”。 當然,要想進課堂還是需要先交份投名狀,而相關人士遞交的投名狀也不可謂...查看詳情
-
文化視界:蘭州畫廊還能走多遠蘭州的畫廊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最早從事畫廊經營的是秋田會館,既辦展覽又經營書畫。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隨著蘭州古玩城的開業,蘭州的畫廊迅速發展起來,主要集中在古玩城、隍廟、文化宮等地,同時也有一些散落...查看詳情
-
王龍:韓國“書藝申遺”需要漢文化反思近年來,一些韓國人對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積極,除了將“端午祭”成功申遺后,又把“中醫”改為了“韓醫”,申報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開展。據說,他們現在又將目光投向了中國書法藝術,提出要廢除中國“書法”、日本“書...查看詳情
-
成功畫家很乏味(圖)(“傻笑”已經笑了很多年) 在我看來,世間不少人都崇拜成功者。這很正常,因為大家都渴望成功,渴望被人崇拜。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以就要先學會崇拜別人,然后才學著如何去成功。我年輕時社會并不開放,懷有這種...查看詳情
-
新媒體藝術市場需要支持和培育 ——專訪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部主管林家如比翼藝術中心多媒體展覽現場 ⊙孫國勝 利用現代電子及高科技技術進行創作的新媒體藝術表現方式已經成為現在許多藝術家的選擇,在國外更是一種成熟的藝術門類,目前中國也涌現出...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