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
-
張復利:記憶的闊遠——走進小松的油畫天地記憶的闊遠——走進小松的油畫天地油畫家陳小松的作品給人撲面而來的是一種廣袤的視覺空間印象,這空間由近而遠,仿佛遠處傳來隱約悠揚的歌聲般讓人如沐春風,我想只有那心靈世界常處于無比純凈與經常能放空自我的畫家...查看詳情 -
-
汪為勝:試論“大寫者”當下提出“大寫者”,不是口號,而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學術研究。從表面上看,“大寫者”,即“大寫意畫家”,然而問題并沒有那么簡單。這里的“者”,指畫家沒有錯,而中心詞是“寫”。“寫”,即“寫意”,它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查看詳情 -
身處亂世的藝術家皇帝趙佶《瑞鶴圖》精致與文雅的“新潮流”,是有宋一代的“轉向”,人們從追求武將“大丈夫”轉變為崇拜文人“士大夫”。而這個時代轉向的代表人物,宋徽宗當之無愧。盡管宋徽宗也有收復燕云十六州的雄心壯志,但相對于政治軍事...查看詳情 -
-
如何正確認識西方現當代藝術和中國美術評價體系建構如何正確認識西方現當代藝術和我們如何建立自己的美術評價體系,兩者之間有密切的關系。美術理論界在廣泛接觸外來藝術的過程中,更深切地認識到學習和研究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我們既要有廣闊的國際視野,更要有傳統...查看詳情 -
-
藝術“原創性”亦有“流弊”我們當下的時代太注重藝術的“原創性”,以致藝術“原創性”幾乎成為藝術工作者的唯一目標。現在有很多藝術品,除了貼上“原創性”標簽,就再沒有任何意義了。為了創新,我們時代的藝術工作者似乎做了他們能做的一切。藝術...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