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
-
“80后”女畫家眼中的水墨寫意絲路古韻初見羅小珊,一襲短發干凈利落。與她交談過程中她語速略快,時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繪畫給她帶來的快樂,或許來自于她所熱愛的中國傳統水墨生活,又或許來自她對某些生活細節的習慣和堅持。她,用手中畫筆將...查看詳情 -
為什么人人都愛豐子愷大抵是因為每一個人心中都想活成豐子愷的“樣子”。豐子愷(1898--1975年)作為畫家,他的漫畫妙趣橫生;作為文學家,他的文字平易溫潤;作為家人,他洞察生活百態,細細勾勒人間的情味。而這也正是豐子愷心中極為重要...查看詳情 -
吳昌碩師友間交往的歷史梳理任伯年墨竹王震補像綜觀吳昌碩相交的朋友,可以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的如潘喜陶、施旭臣、吳云、俞樾、吳伯滔、楊峴等。吳昌碩真正的藝術創作開始于安吉縣城郊桃花渡畔的蕪園。年僅21歲的他在經歷了戰亂之后...查看詳情 -
當代畫家張維國筆下的山水世界藝術簡介張維國,1946年生于天津武清,1966年畢業于北京工藝美術學校,1988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F為北京群眾藝術館、北京文化藝術中心研究員、中國壁畫學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市美術家協會第三屆...查看詳情 -
漸江:畫禪詩癖足優游一六一〇年,漸江出生在安徽南部的歙縣─當時的安徽在經濟上極為發達,雖然也經過了明清易祚的戰亂。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六奇。他早年曾經師從于汪無涯讀“五經”,習舉子業,做過明朝的諸生。三十四歲那年,李自成帶...查看詳情 -
-
名人軼事:吳湖帆的中秋夜1953年9月22日,是中秋佳節。剛剛籠罩上暮色的上海,竟然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一直到深夜,毫無停歇之意。竟夕聽雨,不能賞月,卻偏偏能觸撥詩人的愁思。比如,冒鶴亭就寫了一首《癸巳中秋苦雨憶張夫人》,是悼念亡...查看詳情 -
墨點無多淚點多——朱耷的身世與繪畫風格朱耷(1626—1705),本名由桵,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人屋、道朗等,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明亡后削發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譜道院。朱耷自幼聰穎,祖輩、父輩都是有名的...查看詳情 -
聞立鵬:追尋至美的腳步 始終不曾停歇聞立鵬人物名片:聞立鵬,1931年生于湖北浠水,1947年入晉冀魯豫解放區北方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學習,1963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班,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