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學峰,男,1963年生,安徽省寧國縣人。教授、碩士生導師,1986年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美術系,1993年入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進修研究生課程,2003年赴法國巴黎國際藝術中心研修。研究方向:造型理論與造型實踐研究。中國畫作品曾獲歐洲中國藝術大展優秀獎(1997)、浙江省群星美術大展優秀獎(2001)、首屆西博會美術大展銀獎(2002)、中華文人書畫展銀獎(2003)、浙江省人物畫大展優秀獎(2003)、浙江省中國畫人體藝術展銅獎(2005)。分別在各類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美術作品上百幅。先后在安徽師范大學、浙江杭州、巴黎舉辦個人作品展。現為浙江農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學峰習畫已有多年,個中甘苦,自不待言。
學峰這種誠懇務實的秉性,也體現在他對事業的追求上。緊張而繁忙的教學工作、成家立業的生活艱辛,都沒有減弱他的創作熱情。畢業二十年來,他始終沒有放下畫筆,辛勤地耕耘在中國人物畫的領域里。工作室的燈常常亮到深夜,每次到他那里,總能看到新的作品,是這種鍥而不舍的努力,使他的作品有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近年來的作品,頻頻參加各種展覽并獲得獎勵。幾分耕耘,幾分收獲,用在學峰身上,我以為很貼切。
年輕一代的中國人物畫家,一方面與傳統藝術有著割不斷的情結,一方面又常常受到現代藝術的誘惑。因而在他們的創作實踐中,既有對傳統人物畫的眷戀,依照傳統的方法來進行創作的;又有對傳統的反判,探索和運用新語言來表現,力圖用自己的語言傳達他們對世界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學峰亦是其中的一位。他的傳統題材的人物畫吸收了陳老蓮、任伯年的造型特點,借用了虛谷的筆法,追求一種清新雋永的情趣,有著傳統人物畫之筆簡意賅的意境 。他的大幅人物畫創作,不論肖像,或是眾多的人物組合,很明顯地吸收了現代繪畫的各種表現方法,或皴、或染、或線條排列、或墨塊對置,怎樣能畫出感受就怎樣去畫,不再拘泥于傳統的筆法。另外他的那些以人體為題材的作品,則運用了潑墨、沖墨、潑彩等混合技法,滿紙水氣淋漓,墨色氤氳,使畫面增強了一種神秘的氣氛,接近版畫似的線條揮寫,則賦于了人體的特有的生命張力,畫面洋溢著一種現代的特征。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一個探索者,學峰前面的路還很長,但愿他能知難而進,不斷能有新的收獲。看到他的作品日漸成熟,作為兄長,甚感欣慰。謹錄屈子之言與其共勉。
文\吳憲生
(吳憲生,1954年7月生于安徽省寧國市,1978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業后留校任教,入方增先、顧生岳為導師的人物畫研究生班進修,后擔任方增先先生助教,協助方先生教學多年。先后擔任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人物教研室主任、中國美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院長。現為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人物畫研究會副會長,西泠印社社員。)
吳學峰作品欣賞

吳學峰作品《坐看云起時》34X34cm 2012年

吳學峰作品《鐘馗醉酒》34X34cm 2012年

吳學峰作品《知音》68X68cm 2014年

吳學峰作品《正當會心時》68X68cm 2014年

吳學峰作品《捉迷藏》68X68cm 2012年

吳學峰作品《鐘馗巡察圖》68X68cm 2014年

吳學峰作品《明月素琴》68X68cm 2014年

吳學峰作品《倚松玩鶴圖》137X68cm 2013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