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民國時期線裝書籍成收藏新寵本報訊(記者 李鐵軍)隨著線裝古籍書刊的日益珍貴,民國時期線裝書籍的交易價格也悄然升溫,成為收藏者的新寵。 記者在天津古玩城了解到,民國時期上海涵芬樓石印影印宋相臺本《孝經》及上海啟新書局石印影...查看詳情
-
藏家故事:記相機收藏發燒友賀巍(圖)相機收藏 賀巍 “一架老相機就是一個寶貴的實物檔案,把玩一架老相機就可以回顧時代,從中感受時代的特征。”這是鐘情于相機收藏二十載的市民藏家賀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一番肺腑之言。 ...查看詳情 -
收藏:一場有意思的徒勞2007年出現在蘇富比拍賣會上的尤倫斯收藏的十二幅William Turner水粉畫之一 《Oberwesel》 亞當斯密《國富論》書影 這就是最好的收藏,無論戰亂、動蕩、災害,都難以敗落,難以摧毀,還不用你花...查看詳情 -
人民幣收藏:第一套牧馬圖與蒙古包圖最稀缺中蘇共制第二套人民幣 1955年,正值新中國國民經濟恢復、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時期,第二套人民幣開始發行。其票面圖景具有豐富的時代特征———采用漢、蒙、維、藏4種民族文字,中國人民銀行...查看詳情
-
威廉·布雷爾爵士與中國藝術收藏國收藏展區的其中一部分,盡頭是一尊北宋羅漢像 在科學探索精神盛行和博物館學科發展昌盛的19世紀英國,許多收藏家把他們的收藏捐贈給博物館,供學者研究及公眾欣賞,以致今天人們在談起流落英國的中國藝術...查看詳情 -
四海縱橫:紫砂藏家許四海的收藏傳奇本刊 閻 正 許四海這名字不知是誰起的,但對擁有這個名字的人來說,那真是貼切準確、實至名歸。書畫界常講“書如其人,畫如其人”,許四海就是名如其人并壺如其人了。 許四海來到這個世界,...查看詳情
-
人民幣收藏上演“錢生錢”神話,一角錢變4萬就在人們感慨錢真是越來越“不值錢”的時候,有一些“錢”卻變得越來越值錢,而且還是相當地值錢。 如果你因為把一張1962年版的綠色一角錢當書簽而保留至今;如果你把長輩給的1980年版...查看詳情
-
乾隆御筆老石匾出土三年變蒼老(圖)乾隆御筆老石匾出土三年變蒼老 (記者 張十月)乾隆御筆的老石匾在地下沉睡了50多年,挖出后便被“請”到街心花園作為歷史遺跡供人們參觀。可是就在這三年里,石匾上的字跡變得模糊了許多,與三年...查看詳情 -
手表收藏所帶來的藝術價值去年5月,日內瓦佳士得售出了一款1943年Patek Philippe制造的手表,售價625萬瑞士法郎,在當時約570萬美元。 Patek Philippe中的幾款只是例子——這個公司所有的手表被認為都超越百萬美元大觀。...查看詳情
-
謹慎收藏元代釉里紅瓷器施泳峰 釉里紅瓷器是用氧化銅在瓷胎上描繪紋樣,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溫中一次燒成。以銅作為呈色劑,早在漢代的鉛釉陶上就已普遍使用,但由于是在低溫氧化氣氛中燒成,故均呈綠色。氧化銅只有在還原氣氛中才...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