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陸海絲綢之路的對話:南海出水文物敦煌首展“漲海推舟·千帆競渡——南海水下文化遺產大展”15日在甘肅敦煌莫高窟開幕。這是南海出水文物首次走進陸上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塞敦煌,由此拉開一場陸地與海洋跨越時空的對話。展覽分為“礁起礁沒”“帆起南溟”“千年守候”“舸楫...查看詳情 -
當代畫竹名家蘇玉祥作品賞析藝術簡介蘇玉祥,男,1940年出生于濟南。任聯合國和平書畫院院士;中國藝術院院士;中國當代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族藝術家協會副會長;中國國學學會副主席;中國國際畫院副院長;中國詩聯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查看詳情 -
在碎瓷之上管窺古人的版權意識明清民窯款識,包括齋堂款、圖記款、外銷瓷款識等,雖然草率,遠不及官窯款識規整,但沉淀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美好的生活,感情的寄托,在古老的瓷片中展現,歲月悠悠而光彩依舊。下面淺解民窯款識,不妥之處還望古...查看詳情 -
國博館藏明清肖像畫中的“隱秘”在中國繪畫史上,人物畫最能夠直觀反映當時政治法律、哲學思想、宗教觀念、道德信念、文化藝術等社會意識,在各科中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和獨特的審美內涵。肖像畫在元代逐漸獨立成科,出現了許多肖像畫高手。比如著名...查看詳情 -
濟南梁王遺址發現戰國中晚期城址資料圖:古城遺址呈長方形,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記者8月12日從“濟萊高鐵占壓梁王古城墻保護情況媒體通氣會”上獲悉,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0年3月至7月對濟南梁王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查看詳情 -
淺聊流媒體平臺與線上策展張文心,《內存腐蝕》截屏,2017.“不可退出”是當下社會狀態中隱而不現之物,同時也是流媒體平臺的扭結所在。“讓我在自己家里變成一扇門,我可以永遠出門永遠進門。”——金武林《變形記》幾個月前,我的手機收到好朋友...查看詳情 -
館藏高更畫作被指贗品,美國兩大博物館計劃調查美國兩大知名博物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 DC)和波士頓美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將分別對其館藏的一件高更畫作進行真贗的調查。兩幅作品目前都被博...查看詳情 -
英國畫家筆下的印度景觀,不止如“家”似“畫”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7至19世紀的兩百多年里,成為古老印度的實際統治者,奠定了英屬印度的基礎。很少有人提及的是,在攝影術尚未出現的年代,大批歐洲畫家在異域風情或財富的吸引下前往印度。新書《印度檔案——東印度...查看詳情 -
鄭重與謝稚柳唐云等談藝:聽他們“自說自畫”80多歲的知名報人、文化學者鄭重與海上藝術界一些大家交往甚篤,他曾自述:“我和謝稚柳、唐云、程十發、陳佩秋交游數十年,或看他們伏案作畫,或是天馬行空式的交談,對他們可謂是聽其言而觀其行了,從而漸漸悟到他...查看詳情 -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