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郭海平:要讓精神病人有創作的空間《map》雜志封面 2010年11月18日下午,在南京江心洲,中國有了第一個精神病藝術基地:南京原形藝術中心。本刊對中心創建人、藝術家郭海平進行了采訪。 “垃圾桶”里救回來的作品 記者:...查看詳情 -
呂澎:芬•馬六明的誕生芬•馬六明,不是我生活的需要,是藝術的需要。像一部小說,是一個不存在的幻象,是塑造出來的。 垃圾堆放成山、散發著難聞氣味的環境被最后定名為“東村”,馬六明回憶說: 我們經常去...查看詳情
-
張曉剛:藝術其實是使你的生活感到幸福碎片記憶約定好了出現在你失憶的車窗外 2010年12月8日下午2時,對于藝術家來講可能是剛起床,吃過午飯不久的時間,而對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說卻是打個小盹的時間。“藝術是一輩子的事,我的理想就是每年...查看詳情
-
陳少慈:謹防藝術市場泡沫據新華社消息 記者11日從翰海拍賣公司獲悉,在10日下午舉行的翰海秋拍慶云堂近現代書畫專場中,徐悲鴻寫實巨制《巴人汲水圖》以1.71億元成交,刷新中國繪畫拍賣成交世界紀錄。 徐悲鴻《巴人汲水圖》創作...查看詳情
-
著名拍賣師賀立彬:拍賣背后的故事賀立彬:起拍價45000元,45000,這邊48000元,5萬,5萬5千…… 這是賀立彬在不久前結束的永樂秋拍中的一場拍賣,略顯瘦削的他站在高處,即使隔著眼鏡,依然可以感覺到他眼睛的敏銳。面對臺...查看詳情
-
周文龍:藝術就像香水般有毒在網上看到兩個有趣的藝術消息:第一個消息來自國際頂級拍賣公司佳士得,它最近剛推出新改良的iPad程序,讓拍賣人士利用iPad,享用優化的拍賣移動信息。 早在去年7月,佳士得就推出了iPhone和iTouch免費...查看詳情
-
-
范迪安:人身攻擊和謾罵是文化圈的軟暴力“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先莫名其妙“被署名”,后又被人指責“抄襲”,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深陷“剽竊門”旋渦。事件一出,廣大網友稱“這是中國藝術界的...查看詳情
-
呂澎:傳統才剛剛開始從所謂學術的角度討論“什么是傳統”已經有NNNN多的年月,直到今天,沒有任何一位學者提供了任何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 歷史地看,傳統才剛剛開始。 之前的若干時間里,人們掉進了關于&ldqu...查看詳情
-
王生偉:昆明寶瓶與天價乾隆瓶驚人一致訪中華國際收藏國際投資協會駐昆辦主任、聯盟藏品交流展館館長王生偉 [導讀] 王生偉先生是一位老昆明,幼時曾習武,青年時代接觸收藏,幾十年的風霜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在收藏古玩尤其是鑒定方面獨具慧...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