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Facebook只見裸體不見藝術格哈德·里希特《樓梯上的裸女》 就在格哈德·里希特的回顧展“全景”在巴黎蓬皮杜展出時,蓬皮杜上傳到Facebook的里希特著名畫作《樓梯上的裸女》卻被刪除了,因為Facebook把它當...查看詳情 -
景德鎮瓷器還會繼續瘋狂嗎鐘連生作品《幽谷鳴泉》 汪桂英作品《云淡水平山外山》 本版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許悅 實習生 李夏沁 曾有人預言,中國藝術品市場如果進入單價十億元的時代,那首開紀錄的必定是中國瓷器。近年在拍賣...查看詳情 -
當代鈞瓷:超越傳統還是末路狂歡大紅袍益壽瓶(鈞瓷) 劉富安 乾坤瓶,榮昌鈞瓷坊制,2004年亞洲博鰲論壇國禮。 玫瑰紫釉仰鐘式花盆(宋鈞瓷) 在傳統“五大名窯”(汝、官、哥、定和鈞窯)當中,鈞窯可謂是當今發展得最為...查看詳情 -
畫家王小飛:做一個浪漫的生活守候者王小飛藝術作品 王小飛藝術簡介 先后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和東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并分別獲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曾深造于中央美術學院。現執教于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當...查看詳情 -
新藝術推手的截拳道(一):藝術評論家李小龍畫像。圖片來源于網絡 顧振清 不只是藝術家、收藏家才懂藝術,藝術越來越走進百姓生活。收藏熱的持續升溫,春拍、秋拍的火爆,新生事物“文交所”的誕生,讓中國大地上霎時昂起了千千...查看詳情 -
蘇百揆:將花鳥魂魄攝入畫中《聽荷》 蘇百揆 作 南方日報(微博):您父親蘇臥農在嶺南畫派傳人中自成一體,能否談談您父親在繪畫上對您的影響和教育呢? 蘇百揆:高劍父主要弟子有12個,每個人的風格基本上不一樣。可以說,我父親是...查看詳情 -
子子孫孫永寶用:中國人的傳統收藏觀清乾隆 紫檀云龍紋多寶格(內附珍玩47件) 清乾隆 紫檀多寶格方匣(內附珍玩30件)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個常設展“子子孫孫永寶用——清代皇室的文物典藏展”。這個展覽不僅呈現了...查看詳情 -
千萬別把象牙當成土特產(趙俠 首席記者 姬娜 實習生 趙佳玉 蔣小羽)“瀕危野生動植物制品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千萬不要把象牙制品等當成“土特產”帶回家!昨天,記者在陜西部門間 CITES 執法工作聯系協作小組...查看詳情
-
奧運紀念品六成中國造倫敦奧運紀念品主持人:老周 這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里掌聲與口水齊飛,這里思想與通俗相融,這里有割不斷的鄉愁,這里就是倫敦。 變身英國衛兵的文洛克、一副英國紳士裝扮的曼德維爾、帶有奧運標志的...查看詳情 -
砸毀藝術品模具能否保護知識產權圖片資料 7月30日,伊川縣酒后鄉一家工藝品公司內進行了一場特殊的銷毀儀式,被銷毀的物品是今年2月參加我省首場鑄銅雕塑展的藝術品的模具。據悉,這種用集中銷毀雕塑藝術品模具的方式保護藝術家知識產權...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