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清朝光緒年間的“文憑” 花費銀子43兩買來的光緒年間戶部執照紙很舊了但依然還清晰 南安羅東鎮潭溪村民黃先生意外發現,自己家里珍藏著兩件清光緒年間的“捐監”執照,經鑒定,這執照就是當時的“文憑”。泉州市文物工作者劉志成說,...查看詳情 -
熱心市民委托本報“獻寶” 省博將請專家鑒定昨日上午,剛從香港回到故鄉武漢的李元明先生,致電本報道出心聲,由于自己身體有病,自知來日不多,希望通過武漢晚報牽線搭橋,將自己花30多萬元收藏在身邊數十年的元代文物捐獻給國家。 接到電話后,記者立...查看詳情 -
養“寵”需有道 茶寵:茶人之“寵” 藏友之“癡”腳上有蜘蛛圖案,寓意“知足常樂”。 時下有一種新興收藏品,本身非常趣稚可愛,但是名字乍一聽卻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那就是“茶蟲”。一個人特別愛看書會被形容為“書蟲”...查看詳情 -
收藏雙人首蟬身玉觽 讓高古玉“復蘇”再盤它雙人首蟬身玉觽 “收藏古玉,需要有很豐富的知識,除了熟悉每個朝代的歷史、文化特點、工藝和用料外,還要對這些出土古玉器的沁色、刀工、玉質等有很專業的認識。”昨天,記者采訪了位于水木秦淮...查看詳情 -
康熙灑藍五彩人物筆筒——“百朋驚夢”之四在古城揚州“博古藝術中心”展廳,陳列著一只康熙官窯灑藍五彩人物故事筆筒,其晶瑩純凈的灑藍釉,鮮艷欲滴的五彩和惟妙惟肖的人物形態,令觀眾擊節贊嘆。其實,這是我不久前的“撿漏”。...查看詳情 -
第五次收藏高潮極度混亂 藝術品收藏有規律可循2009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了3600美元;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的熱門詞匯。據統計,中國的收藏愛好者加起來有將近9000萬,中國已經掀起了歷史上文物藝術品...查看詳情
-
-
只賺不賠的投資 熊貓金幣年內有望啟動掛牌回購1982年版1盎司熊貓金幣卓克藝術網圖片 進入4月,“自然的呼喚———珍稀動物幣專場”率先登錄嘉德在線拍賣,熊貓幣這個歷屆錢幣拍賣會上的“座上賓”自然是不可或缺。與此...查看詳情 -
-
印上文革特殊“烙印” 第三套人民幣收藏風生水起第三套人民幣伍角、貳角、壹角共三張50元起博寶在線拍賣中 1962年4月開始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到2000年7月退出流通市場,共流通了38年,是現有五套人民幣中流通時間最長的,也是我國首次完全獨立設計、印制...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