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林林博物館亞洲藝術中心收到重要捐贈位于佛羅里達州薩拉索塔的林林藝術博物館(Ringling Museum of Art)宣布,其已收到趙廷箴與懷芳基金會(Ting Tsung and Wei Fong Chao Foundation)的重要贈禮。該機構雖然沒有披露這筆款項的數額,但捐款將用以支...查看詳情 -
【名石品賞】“驀然回首”靈璧石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曾經在代表作之一的《人間詞話》中,分別選擇三首宋詞佳句總結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為第一...查看詳情 -
楊氏海源閣 晚清中國北方藏書第一世家海源閣位于山東省聊城市光岳樓南萬壽觀街路北楊氏宅院內,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由聊城進士楊以增所建,前后經由五代人悉心收藏和保有,曾藏書四千余種、二十二萬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萬卷。海源閣是我...查看詳情 -
藝術收藏論:如何撿漏以及無財力不足以言精吳彬 萬歷辛亥(1611年)作 十二尊者相_b如果說沒有眼力,不足以言真的話,那么沒有財力就不足以言精,好東西都是貴的。我最近看到一些收藏家發表言論,認為現在已經無漏可撿,但我覺得不是,而是從大趨勢上講“撿漏”...查看詳情 -
乾隆帝舊藏西周作寶彝簋遞藏史作寶彝簋作寶彝簋銘文作寶彝簋在清乾隆二十年(1755)武英殿刊本《西清古鑒》,卷14、頁7中的著錄作寶彝簋在吳大澂《愙齋集古錄》,卷7、頁11中的著錄一件青銅器,制作于西周,經歷過帝王收藏,也曾為大藏家所喜,最...查看詳情 -
不用巨額的“無知” 埋葬收藏的未來藝術品收藏是一個很老的話題。自古至今有數不盡的藏家,他們用收藏的作品物證了中國的藝術史。文化藝術是文明之公器。表面上看,藝術品的收藏純粹屬于個體的行為,但是決定其內在價值的因素,則是在于時間的考驗、藝...查看詳情 -
古典時期的藝術品收藏說到藝術品收藏,大多數人聯想到的是現當代藝術史和當下的藝術品市場。殊不知,作為一種系統的對藝術品進行分類保管并加以利用的行為,它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前王朝時期。藝術品收藏的形成過程向我們展示了...查看詳情 -
-
藝術品收藏的“前傳”錫耶納國家考古博物館中的伊特魯里亞文明時期隨葬品說到藝術品收藏,大多數人聯想到的是現當代藝術史和當下的藝術品市場。殊不知,作為一種系統的對藝術品進行分類保管并加以利用的行為,它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查看詳情 -
瓷器精品 盡顯中華古韻粉彩壺秋菊盧芳自近日起至9月20日,景德鎮“名瓷進名城”巡回展(深圳站)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館舉行,289件精心挑選的陶瓷精品現場展出。本次展覽以“遇見·景德鎮——千年瓷都名坊手作”為主題,展出的精品均出自景德鎮名坊園...查看詳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