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饋贈暖人心,志愿精神綻光芒。10月11日下午,泰州市高港區李俊藝術館內墨香與暖意交融,區紅十字會在此舉辦特殊捐贈慰問活動,特邀泰州籍著名藝術家、被譽為“紫藤王子”的李俊,向4名紅十字志愿者代表捐贈4幅精心創作的紫藤國畫精品,并組織數十位志愿者參觀藝術館,以紫藤為媒、以筆墨為橋,致敬公益力量,讓紅十字精神與國畫藝術實現深度交融。
在高新高港,“高港區紅十字志愿者”是一群人的共同名字。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著不同人生履歷,卻都懷揣對“人道、博愛、奉獻”的無限熱忱——無償獻血宣傳現場有他們的身影,應急救生知識普及課堂有他們的講解,幫扶弱勢群體、推進愛心工程捐贈中,更有他們默默堅守的腳步。多年來,他們孜孜矻矻、不問回報,以實際行動詮釋紅十字精神,本次受贈的志愿者代表,正是“三救三獻”人道事業領域的突出貢獻者,既有常年無償幫扶的愛心楷模,也有一線服務的志愿骨干,還有深耕基層救護培訓的公益先鋒。
作為泰州本土知名藝術家,李俊的履歷亮眼且厚重:現為東方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兼任泰州市花鳥畫研究會會長、區書協主席,師從陳大羽、徐培晨等名家,深耕花鳥畫數十年,尤擅紫藤題材,被譽為“紫藤王子”。他的紫藤作品既承傳統大寫意之豪放,又融現代審美之巧思,常以篆隸筆法勾勒藤條,如青銅銘文般蒼勁,花瓣暈染間藏著水鄉溫潤,盡顯“古意新聲”之雅趣。其《索影·遠方》《春風帶雨》等紫藤代表作多次入選全國中國畫作品展,還被中國駐外使館、波蘭前總理、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等國際政要及藝術機構收藏。
多年來,李俊始終以藝踐行責任,積極投身公益與文化傳承。今年,李俊藝術館正式開館,以“紫藤的蛻變”為展線陳列其各時期紫藤佳作,還設培訓室、開“紫藤寫意”課程,踐行“藝術生長在街巷”的定位;此前,他曾向高港區檔案館捐贈20幅書畫作品(含多幅紫藤精品)及大量藏品,此次捐贈4幅專屬紫藤畫作,更是以核心創作延續“以藝傳愛”的初心。
當日展廳內,4幅紫藤作品沿墻陳列,雖同繪紫藤,卻各有深意,精準呼應志愿者的不同堅守:《紫氣東來》藤蘿纏繞、枝蔓向上,淡紫與濃墨交織間暗藏蓬勃生機,恰如志愿者播撒的愛心種子,寓意公益力量生生不息;《紫蔓承春》藤條舒展柔和,花苞初綻、點綴露珠,呼應常年無償幫扶的志愿者,似他們用溫情呵護弱勢群體,傳遞春日般的暖意;《紫韻凝力》藤莖遒勁挺拔,花朵飽滿濃密,筆墨間透著剛毅,對應一線志愿骨干,彰顯他們在公益現場攻堅克難的堅韌;《紫澤綿長》藤蔓蜿蜒延伸,墨色由濃轉淡、意境悠遠,象征基層救護培訓志愿者的付出——如紫藤的養分般,讓應急知識長久滋養人心。
捐贈儀式上,李俊望著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動情發言:“紫藤藤蔓綿長,就像你們日復一日的堅守;紫藤花香沁人,恰似你們傳遞的愛心溫度。每次看到你們在器官捐獻宣傳現場耐心講解、在國學講堂里溫情陪伴,都深受觸動。希望這4幅紫藤畫,能成為紐帶,讓更多人看見公益的力量,加入志愿服務的隊伍。”高港區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朱新忠接過畫作時表示,這4幅紫藤作品既是“紫藤王子”的藝術珍品,更是承載愛心的精神旗幟,將成為公益宣傳的重要載體,讓“紫藤傳情、博愛高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志愿者代表侯先棟也坦言,收到這樣專屬的紫藤畫作,既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更體會到被認可的溫暖,未來會繼續以志愿行動,續寫“愛心如藤”的故事。
藤蔓綿長,愛心無界;筆墨流轉,情暖人間。此次活動通過結對捐贈、頒發榮譽證書、藝術館參觀等形式,以4幅紫藤畫為核心,為志愿者送上物質與精神雙重禮贊。未來,高港區紅十字會將持續做好志愿者關懷激勵,拓展公益合作渠道,而這批紫藤作品也將通過公益展示、主題宣傳面向公眾亮相,讓藝術家的敬意、志愿者的堅守,隨紫藤意象一同傳遞,轉化為感召更多人的愛心力量,推動紅十字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免責申明:
1. 資料及相關圖片來源于網絡公開渠道,版權歸屬版權方;
2. 如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客服微信將及時刪除。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