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書法國展最高獎獲得者林邦德先生呈現,通過其獨具匠心的“墨象藝術”,為觀眾打造了一場跨越傳統與現代的藝術對話。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2月31日,期間觀眾可免費參觀。


藝術與空間的詩意交融
開幕式在充滿詩意的現代舞《漣漪》中拉開帷幕。舞者以肢體流轉筆鋒,以氣韻書寫天地,巧妙呼應林邦德墨象作品中的“空間”意境,為整場活動奠定了藝術與哲思交融的基調。
策展人石建邦先生在其評論文章《林邦德墨象藝術的空間意境》中指出:“林邦德老師以墨象的'空間'創構,賦予現實空間以'靈魂',以'生氣',從而給意境的空間以精神向度。”這一深刻見解揭示了墨象藝術與空間設計的內在聯系。


多維視角解讀墨象價值
在隨后的主題論壇環節,策展人石建邦、海派藝術館執行館長張建華、設計師侯胤杰、喜盈門集團執行總裁助理丁奕辰、上海威乃達總經理黃景明等五位嘉賓展開對談,從商業、策展、設計、文化傳承等多維度深入解讀了墨象藝術的當代價值與深遠意義。

喜盈門集團執行總裁助理丁奕辰首先闡述了引入本次展覽的初衷:“將林邦德老師的個展從專業美術館引入喜盈門這一生活美學場域,正是集團對‘藝術融入生活’理念的堅定實踐。我們希望通過此舉,打破藝術與日常的壁壘,讓公眾在熟悉的購物環境中零距離感受高端藝術的魅力。”

策展人石建邦先生則從學術角度進一步剖析了林邦德藝術的核心價值。他談到:“林邦德的墨象藝術,并非對傳統的簡單背離,而是一種‘回歸事物本身’后的高階創造。其作品在解構漢字可讀性的同時,強化了書寫的時空節奏與筆墨的純粹表現力,構建出充滿東方哲思的‘空間意境’,這與現代建筑和室內空間追求的精神性不謀而合。”

從空間設計的實踐出發,設計師侯胤杰先生分享了其獨特見解:“林邦德老師的墨象作品具有極強的視覺張力和情緒感染力。它們既能成為空間中的視覺焦點,提升整體格調,其抽象的語言又能與各種風格對話,為現代居住環境注入空靈、深邃的文化氣息,實現藝術與生活的無縫連接。”

海派藝術館張建華館長就藝術創新與海派精神發表了看法:“海派藝術的精髓在于包容與創新,在于面對現代轉型時的文化自覺。林邦德老師的探索,正是在深刻理解傳統筆墨基礎上的當代轉化,這種勇于突破、自成一格的氣象,與海派藝術精神的內核高度契合,代表了滬上藝術創作的生命力。”

上海威乃達總經理黃景明先生從品牌與藝術融合的角度分享了思考:“我們新開設的卡卡羅展廳旨在傳遞純正的意大利生活美學。林邦德老師的作品兼具國際化的抽象表達與東方的詩意內核,與我們的展廳空間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這證明卓越的藝術能超越文化邊界,與高品質的生活方式深度融合,提升生活的藝術質感。”


現場揮毫,藝術贈藏
開幕式的高潮環節,林邦德先生現場揮毫,進行主題創作,并將作品捐贈給喜盈門集團收藏。這一舉動,不僅體現了藝術家的博大胸懷,也象征著藝術與商業空間深度合作的嶄新開端。
林邦德先生分享了他的創作理念,從對文字的解讀,到水墨與現代介質的實驗探索,展現了一位藝術家“不斷前行”的藝術態度。他的墨象作品大膽摒棄了文字的辨識性,在“寫畫”中實現自身的視覺語言,非字非畫,亦字亦畫,與國際多元跨文化語境密合無間。


雙重空間,沉浸體驗
本次展覽特別設計了雙重觀賞空間:除了在商場公區的作品展示外,還在國際館二樓的威乃達和卡卡羅展廳打造了沉浸式藝術體驗空間。這種布局讓觀眾能夠在不同環境中感受墨象藝術的多元魅力,體會藝術作品與生活空間的完美融合。


正如海德格爾所言,“人,詩意的棲居”。林邦德的墨象創構,正是通過回旋變幻的線條,顯示瞬息萬變、起伏流動的空間形式,讓人沉浸于一種生命的格調韻味,低吟玩味的同時,是哲學,是詩境,是美學,更是宇宙的深境。




開幕式結束后,本次展覽的精彩篇章才真正展開。在策展人石建邦先生的親自引領下,現場嘉賓與藝術愛好者們開啟了深度觀展之旅。大家時而駐足靜觀,時而與策展人交流提問,沉浸于這場與空間、與自我對話的藝術體驗之中。


至此,喜盈門?林邦德墨象藝術小品展已正式向公眾敞開大門。未來三個月,歡迎您親臨上海喜盈門國際建材家居品牌中心(宜山路407號),無論是在開闊的商場公區,還是在國際館二樓威乃達及卡卡羅展廳打造的沉浸式空間里,再次細細品味墨象藝術的無窮魅力,探尋藝術與生活融合的更多可能。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