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了 · 站臺系列展覽——
煉金術:杜睿個展
ALCHEMICAL:DU RUI SOLO PRESENTATION
藝術家|Artist
杜睿
策展人|Curator
魏世東
主辦|Organizer
了了·藝術傳播機構
協辦|Co-organizer
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美育中心
學術支持|Academic Support
四川當代藝術研究中心
展覽時間|Time
2025年9月13日—28日
9月13日15:30開幕
展覽地址|Address
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世紀城路166號
西蜀廊橋6棟了了閣
2025年9月13日(周六)15:30,“煉金術:杜睿個展”,將在了了閣空間開幕,展覽持續到本月28日。本次展覽是了了·站臺系列展覽支持的第15場,展覽藝術家杜睿,38歲開始系統學習繪畫,是位熱愛藝術,拿了心理咨詢師證的鋼琴教師。“站臺”計劃愿意為這樣一位對藝術抱以熱忱的踐行者提供平臺。了了·站臺系列展覽將持續開放申請,只要申請者是在用藝術真誠地表達自己,并且有意愿展示自己的藝術創作,歡迎來“站臺”。


安全感、裂變和重回人間
文/魏世東
本來,我和杜睿進行了一場一小時的語音對話,模仿柏拉圖對話集的方式展開藝術討論,探討了很多幽深的話題。辛辛苦苦忙活一場,居然錄音失敗。既然天機不可泄露,我就做一個文字搬運工,能寫多少算多少。
有人說藝術家停止創作就會自殺,同理,杜睿說,畫畫才能讓她體會到真實的活著的感受。她本是一名鋼琴教師,拿了心理咨詢師證,近年,偏偏要吃繪畫的苦。讓我們透過這些作品,一窺她和藝術的前世今生,以及如何掌握繪畫這門煉金術。
杜睿系統學習繪畫是38歲,雖然做自己很遲,但足夠熱愛藝術,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在和我學習的三年時間里,她做了相當量的研究和練習,包括素描、水彩畫、丙烯畫、油畫,從中可以看見一份勤奮和堅韌。像農夫一樣的勞作,是藝術家的天命。
《遠方》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窗外是湛藍的天空,室內是負重前行的女人享受片刻的靜謐。我一直覺得丙烯只有畫在紙上才能體現高級感,顏料滲透進紙張,征服了纖維的毛孔,準確地反映出工業時代的質感。筆在紙面上摩擦飛舞,不齊而齊,不似而似,演繹著畫是寫出來的。雖然畫的是他人,但呈現的卻是自己的心,通過繪畫回到子宮,表達了慵懶的愜意。有時候,我們身體走得太快,要等一下靈魂。
在舊畫布上畫畫,總會有一種放肆的快感,反正是廢布,畫壞了,不心疼,畫好了,感覺自己是華佗。《被覆蓋的肖像》是我喜歡的第二件作品,這是一張以舊畫為底的佳作,一名知性女人在廢墟中重生。畫面精準的呈現了當代獨身女子的一絲自戀、嫉妒、落寞及其他。以家庭為本位的社會在不斷解體,以個體為本位的社會在顛沛流離。個體獨立時代,如何過完這一生,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事情。
2023年,杜睿擁有了某種勇氣,踏浪前行,用繪畫去剖析自己的業力。《接引使者》是其中的代表,藍灰色調的畫面中沁出暖光,既神秘又讓人退而卻步。她說自己的某一世可能是祭司,充滿了殺戮。如果她的覺知真實存在,這幅畫就是今生禪悟眾生平等的結晶。畫面的主體是一支碩大的蜻蜓,象征著進入到永恒之地。畫面下端的幾何圖像極了拱衛蜻蜓的亡靈。一方面,在幻想的世界里,作者和人類普遍的罪有了某種聯結。另一方面,作者也開啟了裂變,去驗證一個個底層的深淵。
長期處于分裂的邊緣是危險的,幸好,2025年,杜睿踩住剎車,有沒有停穩,我還不清楚。不過,近七年的藝術探索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繪畫對于人類來說,是一個極佳的媒介,去表達自我,溝通天地,探索真理。一句話,藝術可以安頓被異化的靈魂和肉身。
從2018年到2025年,杜睿的繪畫創作剛好進入七年之癢。做藝術家容易,做藝術很難,每次創作都是一次歷險,能不能重回人間,她需要用作品說話。(完)

《遠方》
35×49cm|紙本丙烯|2018

《被覆蓋的肖像》
40×50cm|布面丙烯|2023

《接引使者》
80×60cm|布面油畫 |2023

《無意識結構》
100×80cm|布面油畫|2023

《春的轉化》
101×69cm|水彩彩鉛|2025

《玲瓏》
41×31cm|紙本水彩|2025

《巫境》
40×27cm|紙本丙烯 |2024

《酣睡》
60×60cm|布面丙烯 |2021

藝術家簡介

杜睿(b.1978)
生于四川成都。
2002年畢業于四川音樂學院鋼琴專業。
2016年獲得心理咨詢師資格。
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多年,2023組建“顏說藝聊”
藝術療愈工作室。
策展人簡介

魏世東(b.1983)
生于四川安縣。
2009年研究生畢業于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油畫方向。
現任教于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主業教書,業余畫畫,兼職策展。


了了·站臺系列展覽
了了·站臺系列展覽是了了·藝術傳播機構推2024年發起的藝術贊助計劃,助力有藝術才華和抱負的文藝工作者、愛好者們,實現自主策劃并實施的辦展夢想。
我們不僅將為成功申請該計劃的文藝工作者、愛好者們的作品提供公開展示的平臺與機會,并以尊重他們發揮創造力做出的策展方案為前提,給予充分的、實質性的辦展條件(硬軟件)支持。了了啟用2022年開館的了了閣空間作為展覽場地,并為展覽展陳、物料、開幕、宣傳等提供支持,秉承在藝術行業深耕二十余年的專業態度和服務,輔助他們做好展覽的落地工作。此外,計劃特設立收藏基金機制,以期進一步為展覽的陳展優化提供資金支持。了了推出該計劃旨在鼓勵藝術踐行者們,推廣有力量的文藝作品,并期待與他們共同完成一場場有趣的展覽,見證當代藝術的青春活力和多元未來。
該計劃由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策展人、批評家彭肜、支宇老師命名。兩位老師為計劃命名“站臺”,諧趣,幽默,寄寓了多重美好的含義。首先,在公共服務意義上,“了了·站臺系列展覽計劃”寓意了了有能力、有條件也有意愿為有藝術才華和抱負的文藝工作者、愛好者們“站臺”。其次,在藝術生涯意義上,“站臺”寓意著一場場大家共同完成的展覽將是這些藝術踐行者們藝術旅途中的一個個“站臺”,期冀這一趟趟藝術列車駛離“了了·站臺”后會奔赴更美好的未來。最后,在社會美育意義上,“站臺”還寓意著兩位老師所在的四川大學當代藝術研究中心的專家學者及其碩博士研究生團隊,樂意盡力為該計劃提供對話、交流和批評等學術支持。
了了·站臺系列展覽計劃的申請面向所有文藝工作者、愛好者們。只要是在用藝術真誠地表達著自己,同時也有意愿展示自己的作品,那么期待您帶著自己優秀的作品和展覽方案聯系我們,了了將一如既往地為大家做好服務工作。展覽申請可致電周女士15882232913、朱女士15884412120,或發郵件至llghl@126.co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