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交流的宏大版圖中,一件小小的真絲方巾正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獨特紐帶。“紫境美儀”系列真絲方巾,融合了泰州畫家李俊筆下靈動的紫藤國畫與蘇州絲綢的細膩工藝,不僅在國內備受矚目,更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成為世界感知中國傳統藝術的“絲質名片”。

藝術跨界:紫藤與絲綢的千年對話
畫家李俊,作為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師從陳大羽、徐培晨先生,以對紫藤的獨特詮釋獲“紫藤王子”美譽。一次偶然,他發現蘇州絲綢的細膩絲滑與紫藤的靈動氣韻相得益彰,遂開啟傳統藝術與工藝的跨界融合探索。
將國畫紫藤“搬”上絲綢困難重重,絲綢質地輕薄,顏料滲透與附著難控,稍差池便破壞國畫寫意之美。但李俊與工藝師經數十次試驗,反復調整顏料配方與繪制手法,終讓國畫水墨意境與絲綢溫潤光澤完美交融,“紫境美儀”誕生。
這種創新并非形式疊加,而是對傳統文化基因的深度解碼。李俊融入二十四節氣、傳統紋樣等元素,使方巾成承載中華文明的微型載體。如“鎏金紫藤”系列,通過礦物顏料層層暈染,結合藤蔓蒼勁與絲綢華貴;“水墨江南”款以植物染料輕敷細染,再現江南煙雨意境。
國際共鳴:從時尚周走到外交場
“紫境美儀”一經推出便吸引全球目光。2024 年巴黎國際時尚周上,模特佩戴其走秀圖登上《費加羅報》,被贊為“流動的東方畫卷”。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盛贊其為“文化與藝術結合的完美典范”,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稱其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佳作”。
在近日的“紫境美儀”分享會上,瑞典第八任首相弗雷德里克·賴因費爾特的一席話,將這場藝術對話推向新高度。
“當我觸摸到方巾上的紫藤紋路,仿佛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脈搏。”賴因費爾特在分享會上深情表示,“李俊先生用絲綢和水墨創造的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座跨越時空的橋梁。瑞典與中國雖然相隔萬里,但對美的追求、對文化傳承的珍視,讓我們在此刻產生了深刻共鳴。”
隨后,李俊向賴因費爾特介紹了“紫境美儀”系列方巾中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如紫藤在中華文化中象征著吉祥、高貴與繁榮,以及融入的二十四節氣等理念。賴因費爾特聽后頻頻點頭,他回憶起 2008 年訪華時與中國領導人探討氣候變化議題的經歷,感慨道:“今天,我在‘紫境美儀’中看到了同樣的智慧——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正通過現代藝術形式煥發新生,這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啟示。”他還特別提到,這種將傳統藝術轉化為現代審美載體的創新實踐,“為全球化時代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貴范式”。
文化重禮:絲綢上的中國敘事
在東方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推動下,“紫境美儀”多次以“文化大使”身份亮相國際舞臺。它被贈予“一帶一路”峰會的中東貴賓,作為中美文化交流的禮物漂洋過海,還隨中國藝術展走進盧浮宮、大都會博物館。
近日,該系列方巾作為文化重禮,由東方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贈予訪華外國政要,意義遠超禮物本身,是中國向世界遞出的“絲質名片”,讓各國政要在觸摸絲綢時,感知中華文明的溫潤與厚重。
而擔任東方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的李俊,深感責任重大。他表示,不僅要將“紫境美儀”作為藝術作品推廣,更要讓其成為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載體,通過與國際的交流合作,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他積極推動方巾在文化遺產保護國際交流活動中展示,讓世界看到中國在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新方面的努力。

新增贊譽與收藏:法國前總統奧朗德的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前總統奧朗德也對“紫境美儀”系列真絲方巾給予了高度贊譽。他在欣賞了李俊的作品后,稱贊其為“東方藝術與西方審美的奇妙碰撞,展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與無限創造力”。奧朗德還親自收藏了李俊的一幅紫藤絲綢作品,并簽名贈送收藏證書,這無疑是對“紫境美儀”以及李俊藝術成就的又一重要肯定。
未來展望:讓傳統成為世界語言
如今,李俊正為國際市場量身定制更多限量款方巾。他將繼續探索紫藤與二十四節氣、傳統紋樣的結合,在保留國畫筆墨韻味的同時,貼合現代審美需求。“每一條方巾都是一個文化故事,我希望它們能成為連接古今、溝通中外的橋梁。”李俊表示,未來計劃推出“絲綢之路”主題系列,讓真絲方巾承載更多文明對話的使命。
從巴黎的 T 臺到北京的外交場合,“紫境美儀”的成功印證了:真正的文化自信,在于將傳統基因轉化為現代表達。當瑞典首相的贊譽、潘基文與德維爾潘的評價以及奧朗德的認可交織在一起,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件藝術品的魅力,更是中華文明在全球化時代的強大生命力。
正如賴因費爾特在分享會結語中所說:“文化的價值不在于博物館的陳列,而在于生活中的流動。‘紫境美儀’做到了這一點,它讓中國傳統藝術真正活在了當下,也讓世界看到了一個充滿創造力的中國。”在絲綢的經緯之間,在紫藤的搖曳之中,“紫境美儀”正書寫著新的文化傳奇,向世界發出文化邀約,讓人們在絲質的溫柔觸感中,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歷久彌新。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