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的藝術實踐深植于“書畫同源”理念。展覽現場,其畫作縱橫捭闔的布局彰顯磅礴氣象,更將書法筆意巧妙熔鑄于丹青——線條如律動的音符,剛勁似蒼松挺立,婉轉若溪流潺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于洋評價其創作“在傳統筆墨中實現現代性轉化,線條韻律與構圖張力既延續明清大寫意脈絡,又融入當代視覺經驗”。
尤為矚目的是其紫藤系列:篆隸筆法勾勒的藤條如青銅銘文般蒼勁凝練,沒骨法暈染的花瓣則兼具惲壽平之清雅與任伯年之靈動,墨色濃淡干濕間盡展“墨分五色”的東方美學深度。著名評論家邵大箴稱此實踐“在傳承吳昌碩、齊白石精髓的同時,賦予傳統題材嶄新生命力”。

李俊的藝術突破不僅在于技法,更在于對傳統與現代關系的深刻思辨。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所長陳明指出,其作品“深植傳統文化沃土,又精準把握現代審美,通過色彩與線條重構創造時代語言”。
展覽中,工筆系列以南方儒雅氣質與精微裝飾意趣見長;大寫意系列則吸納徐渭、陳大羽的豪放筆意,于空靈筆墨中鋪陳豐富層次。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馮遠認為:“李俊在工寫間自由游走,既展現扎實功底,又體現對大寫意精神的領悟,標志其藝術成熟期的到來。”他更善于從紫藤屈曲、荷影搖曳等自然圖式中提煉生命哲思,被清華大學教授陳池瑜譽為“為傳統文人畫注入當代社會的精神溫度”。

超越藝術創作本身,李俊自覺肩負文化傳播使命。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家正肯定道:“他不僅是優秀畫家,更是文化傳承踐行者?!蓖ㄟ^個人藝術館平臺,他在泰州等地推動公益藝術教育,培養大批青年人才,并系統整理地方藝術史料,夯實地域文化根基。
其作品更成為聯通中外的美學橋梁:紫藤系列赴日本、西班牙等國展出時,以跨越文化的感染力贏得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高度評價——“紫藤成為連接東西方審美的橋梁,讓我們感受到中國藝術的生命力與和諧觀?!边@種深度傳播彰顯了中國花鳥畫在全球語境中的獨特價值。

學界對李俊藝術貢獻給予高度認可。中央美院科研處處長于洋從美術史角度肯定其探索“為當代大寫意花鳥畫發展提供重要參照,在傳統筆墨與現代視覺經驗間找到的方法論平衡點具有啟示意義”。
面對未來,李俊秉持“以傳統為根,以創新為魂”的理念,在保持筆墨純正性的同時,積極探索綜合材料等新技法,拓展傳統花鳥畫的表達維度。正如孫家正副主席所期許:“他以開放姿態汲取多元養分精進藝術語言,必將為中國書畫傳承發展與文化傳播貢獻更大力量。”這位藝術家的筆墨征程,正為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藝術精神寫下生動注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