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這座承載著六朝古都深厚底蘊的歷史名城,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駐足流連,留下了璀璨奪目的文學遺產。在這片沃土上,孕育了曹雪芹、吳敬梓等文學巨匠,他們的不朽之作《紅樓夢》與《儒林外史》在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影響深遠。歷史上,南京作為文學創作與交流的中心,文人雅士常在此雅集,留下了夫子廟、烏衣巷等眾多與文學息息相關的古跡,見證了那個時代的風華絕代。時至今日,南京依然保持著文學創作的重鎮地位,擁有眾多文學刊物和才華橫溢的作家,不斷續寫著文學的輝煌篇章。2019年,南京榮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學之都”的稱號,這一殊榮不僅是對其悠久文學傳統的肯定,更是對其未來文學發展的殷切期待。

文學作品以文字為載體,依托想象與虛構,通過敘事、描寫等藝術手法傳遞情感與思想。紀錄片則以影像、聲音等視聽語言為核心,注重真實性與客觀性。盡管兩者在表達方式和創作手法上各具特色,但它們在主題探索與敘事策略上相互借鑒,共同拓展了人類認知世界的維度。近年來,優秀紀錄片在題材選擇、制作水準、傳播方式等方面持續創新,吸引了日益廣泛的觀眾群體,并在全球范圍內產生深遠影響。近日,我們有幸采訪到國內知名紀錄片導演、制作人、編劇、媒體人、策劃人及兒童文學作家——趙亦偉先生。他的紀錄片作品以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見長,在拍攝技法上更是獨具匠心,尤其擅長將南京本土的文學底蘊與商業傳統元素融入創作之中,形成了鮮明的藝術風格。

趙亦偉先生是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專業的碩士畢業生,現任南京曉莊師范學院特聘教師,并擔任江蘇省傳媒藝術研究會理事及江蘇省電影家協會會員。自2004年起,趙先生在江蘇電視臺擔任后期編輯、導演和制片人,尤其在體育評述類節目中表現出色,制作了多檔高收視率的節目。此后,他創立并擔任南京夢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專注于紀錄片和宣傳片的拍攝與制作,尤其擅長文化類內容的創作。趙先生執導的104集大型文旅紀錄片《古色古香中國味》在廣東衛視和天津衛視首播,并在湖北科教頻道及臺灣省的電視臺播出。該紀錄片通過歌曲、故事、美食等多種元素,生動展現了中國千年古鎮的獨特魅力,深受對傳統文化和旅游感興趣的觀眾喜愛。
趙亦偉先生在采訪伊始便難掩內心的喜悅之情,他感慨道:“今年恰逢南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文學之都’稱號七周年。如今,除了秦淮河上依舊川流不息的游船,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有了更多具象的方式感受南京獨特的文學韻味。紫金山巍峨依舊,秦淮河靜靜流淌,梧桐樹蔭蔽街巷,金陵城文脈綿長。在這座城市里,我們見證著文學的流動,感受著城市的煥新,更觸摸到源源不斷的創作活力。”作為導演,趙亦偉選擇用鏡頭書寫文脈,以光影編織文學夢想。他執導的紀錄片《他們在南京寫作》聚焦蘇童、葉兆言、韓東、畢飛宇等八位在南京生活創作的著名作家,通過他們對南京的深情描述、在南京寫作的獨特感悟,以及對其作品中“南京篇章”的深情吟誦,生動展現了南京作為文學之都的獨特魅力,深刻詮釋了這座城市為何能吸引眾多文人墨客在此駐足創作。該片不僅凸顯了南京在文學創作領域的獨特地位,更提升了南京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在文學界的影響力,有力推動了南京文化的對外傳播。
趙導詳細闡述了文學紀錄片的多元化拍攝手法。在創作過程中,他帶領制作團隊創新性地融合了多種藝術表現形式:通過深度訪談挖掘作家心路歷程,運用實地拍攝還原創作場景,借助情景再現重現歷史時刻,配合文本朗讀傳遞文學精髓,結合視覺音效營造沉浸氛圍,采用動畫特效增強藝術表現力,運用多線敘事豐富故事層次,融入互動參與提升觀眾體驗,整合文獻檔案確保歷史真實,并通過主題象征深化作品內涵。這種多維度、立體化的創作手法,生動展現了眾多作家鮮為人知的創作故事與精神世界。
該紀錄片在文化傳播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有效推動了文學作品的普及與傳播,更引發了廣泛的社會思考與討論,彰顯了重要的文化價值與社會意義。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南京寫作》憑借其卓越的藝術品質與文化價值,在第十一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上榮獲“優秀紀錄片獎”。作為北美地區最具影響力的華語電影節之一,溫哥華華語電影節始終致力于搭建國際化的文化交流平臺,在推動華語電影走向世界、促進跨文化對話、培育電影新人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趙亦偉先生在這部紀錄片中創新性地采用了“無旁白”的藝術表達手法,通過精心編排作家們的“只言片語”,深刻揭示了南京榮膺世界文學之都的內在底蘊,同時也讓觀眾透過作家的獨特視角,真切感受到南京深厚的文脈氣息。在談及創作初衷時,趙亦偉先生表示:“我們希望通過記錄南京作家的創作歷程與生活點滴,讓觀眾深入了解文學創作的全過程,進而喚起社會對當代文學的關注與思考。”這部紀錄片不僅為文學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影像資料,完整記錄了作家的創作軌跡與思想脈絡,更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值得一提的是,該片憑借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先后斬獲第三屆短視頻大賽一等獎,并成功入圍“讀懂中國·新青年看中國”中外短視頻大賽復賽。影片上映后在社會各界引發熱烈反響,觀眾們對南京獨特的文學氛圍和作家們的創作精神表現出濃厚興趣,這不僅提升了城市文化影響力,也進一步推動了文學藝術的傳播與發展。

趙亦偉先生認為,紀錄片拍攝不僅是記錄和保存南京文化與文學的重要載體,更是傳播和推廣南京本土文化的有效途徑。通過真實生動的影像呈現,紀錄片能夠打破人們對南京的固有認知,全面展現其多元而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一名資深紀錄片導演,趙亦偉先生兼具敏銳的觀察力、扎實的敘事功底和廣博的知識儲備。他善于運用創新思維,將前沿技術巧妙融入創作中,同時精準把握市場脈搏和觀眾興趣。憑借這些專業素養,他成功打造了多部膾炙人口的紀錄片佳作,其中包括展現中華傳統美食文化的系列紀錄片《古色古香中國味》、記錄江蘇地方戲曲藝術的系列紀錄片、以及《匠心營造》、《守住時光的古鎮》、《宮殿的獨白》、《青奧的態度》、《球一道》、《真豪杰 亦英雄》等系列微紀錄片,這些作品不僅獲得了業界的高度認可,也為南京文化的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
趙亦偉先生在訪談中強調,文學紀錄片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載體,通過系統性的記錄、深度解讀、創新性視覺呈現以及跨時空的對話交流,已然成為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媒介。這種藝術形式不僅完整保存了傳統文化的精髓,更賦予其在現代社會新的生命力。特別是其將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有機融合的表現手法,能夠生動展現南京作為“文學之都”的深厚文化底蘊,對提升南京城市文化軟實力、擴大國際文化影響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撰稿人:展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