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開「思想的形狀:新時代中國油畫的話語探索」|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
日期:2025-03-14 17:44:32 來源:偏鋒畫廊
展覽
>李繼開「思想的形狀:新時代中國油畫的話語探索」|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

李繼開
思想的形狀:新時代中國油畫的話語探索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
2025.03.01-03.31
作為廣州美術學院聯合相關領域重要學者推進“中國油畫主體性及新時代話語體系研究”的成果之一,展覽“思想的形狀:新時代中國油畫的話語探索”邀請了中國當代油畫界具有代表性、影響力的51位藝術家參展,并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館藏中精選了近30幅油畫力作,從“景觀”“表情”“觀念”“文脈”四個維度,呈現新時代中國油畫的話語探索以及思想觀念、語言體系的主體性建構,以期為世界藝術所面臨的時代命題,給出自己的回答。

▲ “思想的形狀”展覽現場,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2025年。圖片由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惠允
李繼開“地衣”系列作品《群山起伏的帳篷》在展覽的“觀念”板塊中展出。生于1975年的李繼開,一幅幅繪畫中的人物形象依然是少年。作品中的少年們主要在植物的世界里孑立或躺臥,神情黯然。黯然少年、茂密蕪雜的植物世界、濕冷氛圍中的帳篷溫室、變幻莫測的天空……組建出象征性的小小世界。絲絮般蜷曲并輕微痙攣的筆觸,躍然為主要視覺元素,讓畫面中的情緒更為強烈和復雜。▲《群山起伏的帳篷》,2021,布面丙烯,146×200cm

李繼開曾提到自己只是一個誠實的畫畫的人,誠實的觀察,誠實的生活。在創作中的失敗與日常生活中的受挫使他保持真實,不會用力過度也不會誠實不足。當然他也坦言自己是一個沒辦法的人,對植物枯萎沒辦法,對時光流逝沒辦法,這也體現出了藝術家對生命與自然的敬畏。于是他放低姿態,落入塵埃,宛如與時代脫節一般躲在無人察覺的角落,遠離社會生活中的種種得意轉而開始細細的感受自身與世界的鏈接。他像地衣一樣附著在大地上,體察著自己的呼吸與活著的痕跡,于是思緒開始生根發芽,創作也開始鮮活……
李繼開,1975年生于四川成都。1999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2020年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獲博士學位。現任教于湖北美術學院。
李繼開自2000年開始畫“少年”,從幸福理想、白日夢到冥想、神經質,畫中的“少年”從孤獨疏離,轉而開始與外部世界中的蘑菇、西瓜、帳篷等具體的事物建立起聯系。“少年”既成為了李繼開的自畫像,也成為其介入時間、童年、當代社會、夢境的入口,展現了70后一代人的內在精神歷程。畫面既有上世紀普遍的落寞感傷,也有鮮活的新表現主義色彩。
其作品曾于中國美術館、北京今日美術館、上海龍美術館、上海民生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館、美術文獻藝術中心等重要機構展出,也曾于英國、美國、德國、瑞士、荷蘭、日本、韓國等海外各國展出。亦被北京今日美術館、上海龍美術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湖北美術館、武漢美術館、新加坡MoCA、倫敦Franks-Suss收藏等國內外重要藝術機構與私人所收藏。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卓克藝術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