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選三月丨景行·一代書圣于右任翰墨專場
日期:2025-03-03 10:40:52 來源:中國嘉德拍賣
拍賣
>嘉選三月丨景行·一代書圣于右任翰墨專場

于右任被稱為“名儒名將兼名士”,一生行跡堪稱傳奇;他是一代先驅,字如其人,縱橫捭闔,蕩氣回腸,被稱為“草圣”。他的書法藝術蘊含著廣收博取、推陳出新的革新精神。他的人生跌宕起伏,幾乎就是整個中國的近代史的縮影。即將登場的嘉選三月《景行——一代書圣于右任》翰墨專場臻選于右任各個時期,風格鮮明的作品一百三十余件,互為參照,查靠可揖?!靶嵌窡ㄎ恼?,醉歌田舍酒?!弊x之如俯仰于生命長河,宇宙萬物,浩歌長嘆于天地之間。
1879年4月,于右任出生于陜西,資質出眾,23歲即中舉人,年紀輕輕,春風得意。當時受“維新”思潮影響,出道即露鋒芒。后輾轉入上海震旦公學讀書。1905年,于右任與邵力子等人力主擁戴馬相伯創辦復旦大學。因創校有功,于右任被眾多校友稱為“復旦的孝子”。1905年,他決定去往東京學習先進的辦報經驗,與孫中山一見如故,意氣相投。適逢同盟會于東京成立,于右任即加入同盟會,成為孫的親密戰友?;貒?,于右任創辦《民呼》、《民立》等一系列報紙。宋教仁、章士釗等相繼擔任主筆,為革命搖旗吶喊。

民元,國父辭臨時大總統后,與于先生暨開國諸元勛宴客于上海愛麗園,合影留念。參加者有唐紹儀、陳其美、熊希齡、蔡元培、林長民、馬君武等34人。此照為于先生于1957年在臺檢出,并題七絕一首:不信青春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低回海上成功宴,萬里江山酒一杯。撫今追昔,賦此寄慨。
1922年,于右任創辦上海大學,邀請許多當時社會賢達一同創業,其個人事業也達到頂峰。此時孫中山從南京回到上海寓所。于右任的上海大學講臺邀請了大批友人,其中有李大釗、瞿秋白,還有邵力子、田漢等。還邀請許多名人前來演講,包括廖仲愷、胡適、郭沫若、章太炎等。在他的敦促下,國共合作在不久的將來順利開展。孫中山也決定開辦黃埔軍校,奮斗一生的事業開始露出曙光。于右任動員了大批上海大學的學子報考黃埔軍校,這些綜合素質極高的大學生,令黃埔建校之初將星薈萃。
于右任的事業紅紅火火地鋪展開來,并且很快達到了巔峰。他既是上海大學校長,也是國民黨元老,地位尊崇,擔任彼時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國務委員。擁有大量當時政壇叱咤風云的好友,可謂是志得意滿。后來因為廖仲愷被刺和中山艦事件,政局變動。從1928年起,于右任就一直擔任國民黨檢察院院長。這使得他有大量時間用于練習書法。于右任為官清廉,同儕友人,都以收藏他的墨寶為榮。
Lot 300
于右任(1879-1964)
草書黃山谷詩四屏
水墨紙本 立軸
畫:30.5×33 cm×4 約0.9平尺(每幅)
字:66×33 cm×4 約2平尺(每幅)
題識:黃山谷壓沙寺梨花,寺在大名縣。云田先生,于右任。
鈐印:右任。
釋文:壓沙寺后千株雪,長樂坊前十里香。寄語春風莫吹盡,夜深留與雪爭光。
于右任首創“標準草書”。這一書體的確立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其實用性影響了一大批文人和書法愛好者,讓原本筆走龍蛇的草書藝術創作擁有了鮮明的標準,在草書規范發展上做出巨大的貢獻。
與眾不同的是,他早年從魏碑入手學習書法。特別以寫何紹基臨《張黑女》極為神似。他曾描述自己日日苦練:“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濕枕?!笨梢娫趯W習北魏碑帖過程中的艱辛與努力。憑借杰出的天賦和長期的實踐訓練,于右任書法日漸成熟、自成一家,形成了非碑非帖又亦碑亦帖的獨特審美特點。具有獨特的書法風韻。往往給人一種用筆放逸、自然大方、磊落率真的感覺。

中年時期,于右任作為有志之士,崇尚北魏碑帖壯美頑強的勢態,將民族精神文化融入到書法創作中。在藝術文化審美上傾向于博大雄渾,跌宕多姿、氣勢奔放、渾厚剛猛。晚年又達到碑帖融合、高雅大氣、信手拈來、隨意沖淡的境界與風格。于右任先生曾在自己創作的《標準草書》中描述:“余中年學草,每日僅記一字,兩三年間,可以執筆?!睘榱四苌钊胙芯坎輹?,他廣泛收集整理歷代草書大家的書作與論著。單單歷代碑刻拓本和墨跡《千字文》就找尋收藏了一百多種。
1932 年,他正式在上海創辦了“標準草書社”,廣邀各地友人與學生共同參與。從五十年代起又開始追求變法,始終積極嘗試,使作品更為新穎獨特。用筆舒緩而穩健,墨色由濃到枯,節奏分明,呈現出動感韻律之美,酣暢淋漓、點畫跌宕有致。他將自身的人生閱歷與藝術風格理念融入到實踐創新創作中,使得“碑楷行書化”和“行草書北碑化”。以厚實的功底,和超高的書法藝術識見,形成獨特鮮明的書法風格。作品中的每一個字都富有生命力,變化多端而生機無限,讓人感受到無窮的藝術魅力。于右任書法,可謂是藝術創作技巧與生命激情完美融合的典范。
照片:24.5×15 cm×2 約0.3平尺(每幅)
出版:《取墨來-于右任誕辰一四零歲紀念書法大展》第58頁,淡江大學出版,2019年。
1. 《于右任辭世五十周年紀念大展書法文物專輯》第26頁,(臺北)國父紀念館出版,2014年。2. 《一代書圣于右任(三) 》第49頁,文物出版社出版,2018年。3. 《取墨來-于右任誕辰一四零歲紀念書法大展》第30頁,淡江大學出版,2019年。展覽:于右任辭世五十周年紀念大展,2014年,(臺北)國父紀念館。
題識:德基先生,于右任。王德基,蘭州大學創始人之一,地貌學家。
上款:陳漢章(1864-1938),字倬云,又字伯弢,室名聞妙香室、見山樓、綴學堂,浙江象山人。舉人。歷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中央大學文科院史學系主任。著述宏富。出版:《于右任海上遺墨集》第142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16年。130.5×31.5 cm×2 約3.7平尺(每幅)132.5×37.5 cm×2 約4.5平尺(每幅)
1. 《一代書圣于右任(三) 》第53頁,文物出版社出版,2018年。2. 《取墨來-于右任誕辰一四零歲紀念書法大展》第27頁,淡江大學出版,2019年。
題識: 開元先生,哲嗣女士吉席,李嗣璁恭賀;士千英仲、國玲女士嘉禮,于右任恭賀。出版: 《取墨來-于右任誕辰一四零歲紀念書法大展》第45頁,淡江大學出版,2019年。
釋文: 集中力量,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則,確立方法,以保證非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1. 《于右任辭世五十周年紀念大展書法文物專輯》第100頁,(臺北)國父紀念館出版,2014年。2. 《取墨來-于右任誕辰一四零歲紀念書法大展》第216頁,淡江大學出版,2019年。展覽:于右任辭世五十周年紀念大展,2014年,(臺北)國父紀念館。釋文: 昔提一杖行天下,今對千秋發浩歌。云爛月明時出現,太平洋上一頭陀。
釋文: 夫事有順乎天理,應乎人情,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為先知先覺者所決志行之,則斷無不成者也。1. 《一代書圣于右任(三) 》第159頁,文物出版社出版,2018年。2. 《取墨來-于右任誕辰一四零歲紀念書法大展》第138頁,淡江大學出版,2019年。
釋文: 不信青春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低回海上成功宴,萬里江山酒一杯,開國于今歲歲更艱難,日月作長征,元戎元老騎龍去,我是攀髯一老兵。上款: 浦士英,曾任臺灣云林地方法院庭長,雅好收藏。1. 《當代の草聖?于右任の書》第97頁,株式會社萱原書房,2014年4月。2. 《一代書圣于右任(三) 》第161頁,文物出版社出版,2018年。展覽: 于右任逝世50周年紀念回顧展,日本東京藝術劇場展覽,2014年4月。

于右任(1879-1964)、梁寒操(1898-1975)、陳立夫(1900-2001)、馬壽華(1893-1977)、蔡鼎新(1920-2015)
贈吟芳書畫五幀
對聯1:135×33 cm×2 約4.0平尺(每幅)
對聯2:135×33 cm×2 約4.0平尺(每幅)
字1:66×35.5 cm 約2平尺
字2:68.5×33 cm 約2平尺
畫:67×44.5 cm 約2.7平尺
1.吟芳女士,于右任。
2.吟芳女史雅正,丙午(1966年)夏,梁寒操集句。
3.幽篁秀石。吟芳教授雅屬,甲寅(1974年)新春,八十二叟馬壽華寫。
4.吟芳博士雅正,陳立夫,時年九十二。
5.柯博士吟芳惠存,蔡鼎新于晚學齋。
鈐?。?/span>右任、陳立夫印、寒操翰墨、馬壽華印、木軒書畫、小靜齋、木軒八十歲后作、鼎新翰墨、濟陽蔡氏、晚學齋、花好月圓人壽。
上款: 柯吟芳,知名舞蹈家,舉辦多次大型展演,獲頒第四屆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中國文藝協會第36屆文藝獎章民族舞蹈教學獎等。

于右任(1879-1964)、魯蕩平(1885-1975)、梁寒操(1898-1975) 對聯:131×32 cm×2 約3.8平尺(每幅)
立軸1:88.5×40 cm 約3.2平尺
立軸2:88.5×40 cm 約3.2平尺
1.祖耀先生,于右任。
2.祖耀先生正之,若衡魯蕩平。
3.祖耀先生囑正,寒操。
上款: 倪祖耀(1903-1975年),別名子辰,江蘇睢寧人,國民黨中將。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四師排、連、營長。1931年秋起任第四師二十團營長、二十三團上校團長??谷諔馉幈l后,任第四師第十旅旅長。1941年任第二十三師師長。1943年任第八十五軍副軍長,兼黃泛區警備指揮官。先后參加南口會戰、臺兒莊戰役、江西瑞昌之役、隨棗會戰、鄂北會戰及豫東會戰。1946年起任整編第五十二師師長。1948年9月授陸軍少將,任第九十八軍軍長。1949年春任第九編練司令部副司令官。1949年到臺灣,不久退役,后任臺灣臺北市政府救濟院院長。

于右任(1879-1964)、董作賓(1895-1963) 立軸1:65.5×26 cm 約1.5平尺
立軸2:66×26 cm 約1.5平尺
題識:
1.自剛老弟,于右任。
2.自剛先生正之,民國戊戌(1958年)歲十有二月辛卯朝十一日辛丑,寫于平廬董作賓。
鈐?。?/span>右任、董作賓、彥堂、平廬、南陽董作賓六十歲以后書。
釋文:錦繡家山萬里同,尋詩處處待髯翁。今朝穩坐灘頭石,且看云生大海中?;『┬∽?/span>

于右任(1879-1964)、梁寒操(1898-1975)對聯:130×30 cm×2 約3.5平尺(每幅)2. 楓以霜天秋,梅從雪地奇。丈夫生亂世,不用嘆非時。
釋文: 夫事有順乎天理,應乎人情,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為先知先覺者所決志行之,則斷無不成者也。上款:余振邦(1918-),作家。筆名克非,號風雨樓主,福建省南靖縣人。曾任縣議會副議長,廈門《宇宙日報》發行人兼社長,國民黨軍上校主任、處長,"國民大會"秘書處專門委員,"中菲文化經濟協會"常務理事,臺北市南靖同鄉會理事長。著有《亂離吟草》、《小說與情報》、《人生的經驗》、《中國歷代名女列傳》、《中國歷代賢哲故事集》、《風雨樓詩詞》、《風雨樓詩詞續集》、《三國人物叢譚》等書。1. 《于右任辭世五十周年紀念大展書法文物專輯》第105頁,(臺北)國父紀念館出版,2014年。2. 《取墨來-于右任誕辰一四零歲紀念書法大展》第122頁,淡江大學出版,2019年。展覽: 于右任辭世五十周年紀念大展,2014年,(臺北)國父紀念館。
釋文: 青山橫北郭,白水遶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1. 《一代書圣于右任(三) 》第169頁,文物出版社出版,2018年。2. 《取墨來-于右任誕辰一四零歲紀念書法大展》第139頁,淡江大學出版,2019年。
釋文: 鴨綠桑干盡漢天,傳烽自合過祁連;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無人快著鞭。放翁詩。1. 《于右任辭世五十周年紀念大展書法文物專輯》第79頁,(臺北)國父紀念館出版,2014年。2. 《一代書圣于右任(三)》第141頁,文物出版社出版,2018年。展覽: 于右任辭世五十周年紀念大展,2014年,(臺北)國父紀念館。
上款: 劉培中(1883-1975),名鑫,字培中,山東省臨沂縣人,自幼學習道教,精太極拳與劍法,曾任職欽天監。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其后創立昆侖仙宗。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卓克藝術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