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波|血脈中的中華情懷——“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港澳臺、海外華人作品展”述評
日期:2025-02-27 09:47:04 來源:美術雜志社
名家
>陳湘波|血脈中的中華情懷——“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港澳臺、海外華人作品展”述評
血脈中的中華情懷
——“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港澳臺、海外華人作品展”述評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藝術中心主任、教授,廣東省美協副主席|陳湘波
摘 要:“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港澳臺、海外華人作品展”在深圳美術館開幕。展覽中的作品展現了港澳臺及海外華人美術家在跨文化融合與創新方面的卓越成就,展現了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傳達了他們對新時代的理解與回應,體現出流淌于血脈中的中華情懷。
關鍵詞: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港澳臺;海外華人;中華文化
2024年8月20日,“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港澳臺、海外華人作品展”在深圳美術館開幕。展覽共收到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600余位藝術家的1044件投稿作品,最終入選作品293件,其中進京作品40件。此次展覽是本屆全國美展最后一個分展區展覽,是分展區展覽的壓軸戲,具有重要意義。自1999年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開始,全國美展特別增設港澳臺、海外華人作品展區,旨在加強與港澳臺地區及海外華人之間的藝術交流和相關藝術成果展示,至今已舉辦5屆。全國美展設立港澳臺、海外華人作品展區,不僅是為了加強與港澳臺地區及海外華人美術家的藝術交流、展示他們的優秀創作成果,更是為了架起全球華人藝術與情感交流的橋梁。本屆美展,廣東省一舉承辦包括中國畫作品展和港澳臺、海外華人作品展在內的“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兩個分展,不僅彰顯了其作為經濟強省在文化藝術領域的深厚底蘊,更通過“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港澳臺、海外華人作品展”落地深圳,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格局下的深圳文化實力和城市競爭力,有力推動了深圳美術發展邁向新臺階。展覽籌備期間,深圳展區組委會克服了重重困難,在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和市文聯黨組的堅強領導下,有序地推進各項工作,在組織創作,學術引領、宣推增效等方面協同合作,呈現出開放、融合、多元、跨界的格局,特別是香港中聯辦、澳門中聯辦及各相關駐外機構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港澳臺及海外各地區美術團體與美術家們都積極參與,使得本次展覽無論是投稿數量還是作品質量較比上一屆都有了新的突破。這些展覽作品都是港澳臺及海外華人美術家的最新創作成果,從中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港澳臺及海外華人美術發展的整體風貌和藝術水準。港澳臺及海外華人藝術家的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風貌和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合,成為此次展覽的亮點。香港美術在繼承嶺南文化長期以來形成的經世致用、開放進取精神的基礎上,于中西藝術的交融碰撞中尋求溝通與認同,實現了藝術理念和形式上的重構。本屆展覽,香港特別行政區共入選包含中國畫、油畫、雕塑等作品84件,含進京作品10件。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藝術家的很多作品表現了回歸后香港社會的和諧發展和進步,以及香港的民俗、風光,流露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潘躍輝的油畫作品《香江明天會更好》,不僅捕捉了維多利亞港在暮色中的迷人景致,更以粗獷寫意的筆觸和豐富溫柔的情感,寄托了對香港未來的無限憧憬與美好祝愿。作品通過對維多利亞港迷人景致的贊美,表達了對香港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香港“90后”青年藝術家趙綺婷的作品《獅子山下的璀璨》在香港城市空間和時空瞬間中擷取靈光,表現出香港年輕一代藝術家在數字時代語境下新的審美追求和探索。澳門美術以其獨特的中西文化交融、鮮明的地域特色,以及傳承與創新并存等特點而備受關注。本屆展覽澳門特別行政區入選作品67件,含進京作品9件。澳門參展作者中涌現出很多中青年藝術家,作品既有對澳門市井生活的人文關懷,也有對生態環境和歷史變遷的深入思考。劉平的漆畫作品《大三巴印象》描繪了澳門城市風貌與民俗文化的獨特韻味,展現了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的個性化探索與地域文化的深刻共鳴。鄭敏的中國畫作品《澳門新姿》則以傳統水墨為媒介,創新性地捕捉了澳門現代化進程中的新面貌,在題材與表現手法上實現了對澳門城市變遷的藝術詮釋,強化了地域文化的視覺表達,多維度地展現了澳門的多彩生活與深厚文化底蘊。此外,如梁達鴻的雕塑《東風再起時》與吳省奇的《旋起》都巧妙地融合了多種媒介材料,以觀念性為核心,通過精心的構思與精湛的技藝,傳達出深刻的寓意與哲理思考。中國臺灣地區美術在中西融合中尋找自我定位,并努力探索著現代中國繪畫的路徑。本屆展覽臺灣地區入選作品67件,含進京作品10件。展覽的作品重點描繪了臺灣的人文風情與秀麗景色,傳承了中國傳統繪畫的人文情懷,體現了當今的文化風尚和審美趣味。林洪錢的中國畫作品《中國崛起·飛躍新時代》,借用傳統“鯉魚躍龍門”的形象,表達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寓意。畫面在構圖上突破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展現了中國畫在當代語境下的創新性表達形式。黃湘詅的中國畫作品《三峽秋景》則以傳統的筆墨表現了奇秀壯麗、鬼斧神工的三峽風貌,充分表現出三峽瑰麗壯美的秋色,寄托著作者對祖國秀麗山河的喜愛和眷戀,更表達了臺灣民眾的愛國懷鄉之情。新時代以來,海外華人美術家將個人的藝術實踐與新時代的祖國命運緊密相連。他們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才華,不僅在國際藝術市場上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譽,也為推動中西藝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做出了積極貢獻。此次展覽中,海外華人入選作品共83件,含進京展作品11件。此次展覽中許多作品表達了思鄉與葉落歸根的主題。這些作品,或細膩描繪故鄉的山水風光,寄托對祖國的無限眷戀;或深刻探討身份認同與文化歸屬,展現出藝術家在異國他鄉的情感歸宿。源于對故土的深情與對歷史的責任感,旅美雕塑家張樹國歷時3年精心創作了雕塑作品《東江縱隊營救文化人》,作品以震撼人心的場景,生動再現了驚心動魄的歷史瞬間,體現了創作者對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南粵大地東江縱隊英勇事跡的深刻理解和藝術表達。這也是他時隔20余年再次參與全國美展。港澳臺及海外華人藝術家的作品不僅展現了跨文化融合與創新的藝術風貌,更具有當代和不同地域的文化藝術特色,傳達了流淌于血脈中的中華情懷。他們通過筆墨的揮灑、色彩的交織,不斷探索藝術表現的多樣性,在色彩、材料和觀念的應用上大膽創新,在傳承中華文明優秀傳統的基礎上,積極吸收并融合當代視覺元素,不斷拓展藝術的表現邊界,創造出既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又不失國際視野的藝術佳作。這些作品不僅讓觀眾在欣賞多元藝術之美的同時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更傳遞了藝術家們對新時代中國社會發展的深刻理解、思考與回應。同時,展覽展示了港澳臺及海外華人美術的整體風貌和藝術水準,讓人們看到了中華文化在全球不同地區的傳承和發展,以及在與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中展現出的獨特魅力。港澳臺及海外華人藝術家身處不同的文化環境,面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但在藝術創作中始終堅守中華文化的根脈,不斷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并融入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元素,創作出具有時代感和創新性的藝術作品,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展現了他們在異國他鄉追尋藝術真諦的決心與非凡的毅力,也表達了豐富多樣的視覺文化意義和價值,這種文化自信不僅體現在他們的作品中,更體現在他們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上。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他們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開闊的國際視野,在國際藝術舞臺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綜上所述,“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港澳臺、海外華人作品展”豐富了全國美展的文化內涵,也促進了全球文化的多元共生。這是一次多元藝術交流的盛會,更是一次中華文化自信的展示。他們共同推動了全球美術事業的發展,也為中國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為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做出了貢獻。
Love for the Motherland : Commentary on the Exhibition of Works of Artists from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of China and of Overseas Chinese Artists of the 14th National Exhibition of Fine Arts
Chen Xiangbo, Director and Professor of Art Center, Shenzhen MSU-BIT University, and Vice Chairman of Guangdong Artists Association
Abstract: Opened at Shenzhen Art Museum, the Exhibition of Works of Artists from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of China and of Overseas Chinese Artists of the 14th National Exhibition of Fine Arts demonstrates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artists from Hong Kong, Macao, Taiwan of China and of overseas Chinese artists in cross-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reflects the collision and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convey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and response to the new era, and showcases their love for the motherland.
Keywords: the National Exhibition of Fine Arts;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of China; overseas Chinese; Chinese culture

潘躍輝(中國香港)《香江明天會更好》
油畫 200cm×200cm

梁達鴻(中國澳門)《東風再起時》
雕塑 120cm×65cm×122cm

陳韋辰(中國臺灣)《悠然·盛景》
油畫 110cm×130cm

劉喬喬(海外華人)《絲路芳韻·古道同輝》
中國畫 228cm×199cm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卓克藝術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