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移模寫: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臨摹教學作品展”正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本次展覽呈現央美百年來中國畫臨摹教學的臨摹作品、課徒稿及臨創轉化創作共300余件。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在人物、山水、花鳥專業的臨摹課程中,分別將哪些古代名作作為典范?又有哪些現代名家的經驗成為銜接傳統與現代審美觀念的啟迪?讓我們通過作品一一揭曉。
李可染,江蘇徐州人,是20世紀中國重要的山水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于1907年出生,13歲開始學習傳統中國畫。1929年進入杭州國立藝術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班學習西畫,奠定了中西融合的藝術基礎。他深受齊白石、黃賓虹的影響,并提出“中國畫改造與復興”的主張,主張通過“精讀自然與傳統”來探索中國畫的現代化道路。李可染的教學與創作對20世紀山水畫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影響。
李可染在藝術創作與教育中,特別注重臨摹與創新的結合。他倡導通過“臨摹經典”進入傳統繪畫的精神核心,并在此基礎上融入現代創作理念。這一教學方法對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的臨摹、臨創教學產生了深遠影響。通過系統的臨摹訓練,學生不僅能夠深入理解傳統筆墨語言格調,還能在臨創中尊古創新。正如李可染多次提到的:“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打進去”是繼承,“打出來”是創新。李可染以其嚴謹的教學理念和示范作用,為中國畫的教學體系奠定了深厚基礎。

李可染 《仿八大山人圖》
紙本水墨 76cm×42cm 1943年
李可染藝術基金會藏
李可染的藝術風格強調“讀大自然與傳統二本書”,以精讀自然、深入寫生為核心,將傳統筆墨與現代形式感相結合。他的山水畫氣韻生動、層次豐富,畫面多呈現出渾厚凝重的視覺效果。他善于以現代人的視角解讀傳統山水,既保留了傳統筆墨的精髓,又賦予畫面新的時代意蘊。李可染以“改造”與“復興”雙線并行的方式,將中國山水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形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李家山水”。

《仿八大山人圖》 局部
在“傳移模寫——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臨摹教學作品展”中呈現的《仿八大山人圖》是李可染向傳統大師致敬的作品之一。此畫借鑒了八大山人的獨特風格,體現了簡潔的構圖、清幽的意境和洗練的筆墨。作品中的山石、樹木和遠景處理皆以簡約的線條與淡雅的墨色呈現,既有八大山人孤高冷峻的氣質,又融入了李可染個人的厚重與靜謐。畫面折射出李可染對傳統藝術的深刻理解與創新表達。這幅畫既是對八大山人與傳統藝術精神的傳承,也是李可染在現代語境下對古典藝術再造的典范之作。

傳移模寫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臨摹教學作品展
主辦單位:中央美術學院
承辦單位: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展覽時間:2025年1月21日-3月16日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三層展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