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有藝術冬季群展
陳東銳 Chen Dongrui / 龔斌Gong Bin / 黃楷模 Huang Kaimo / 呂曉正 Lv Xiaozheng / 饒路Rao Lu / 耍惹石主 ShuaReShizhu / 佟飚 Tong Biao / 楊德煒Yang Dewei / 鄒雪峰 Zou Xuefeng
作品|Art Works
陳東銳ChenDongrui
我習慣在生活中去找創作的素材,日常場景像一個豐富的想象場,充滿了被習以為常所遮蔽的意義。我想通過改變觀看的方式,回到自身來思考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生活的切片像萬能拼圖一般,不同維度和屬性的事物可以有無數種組合,并呈現出新的意思。這些意思成立于不同人的經驗。我的大多作品中不僅僅是在物理上拼接不同元素,也有在概念上試圖繞開事物的表象去探索超越常規經驗的層面,側重強調觀念的構建和流動。我的創作路徑是不斷實踐、否定、再到重新建立的過程,創作并非孤立于生活周遭之外,此次展覽大部分作品取材于日常物料,圍繞雕塑題材創作,我想通過改變視角,或放大、或重組,讓這些東西有了新的意義和想象。

《寶藏》180x130cm,布面油畫,2024
龔斌 Gong Bin
從瑰麗詭譎的風景圖像中窺探到藝術家的情緒浮動的軌跡。藝術家在這系列中著重對古詩意境拓展,古詩中字與字的聲韻平仄和字意組合都有著令人著迷的靈動美感,詩有賦比興,繪畫亦然。
黃楷模Huang Kaimo
開始這幅畫的時候是24年的夏天,雖然開著空調,但是烈日下的散光讓人感覺燥熱,畫著畫著就走神了,滿腦子是少年時期關于家鄉夏天的一些凌亂片段閃爍,還有一些關于在山里玩水的印象。畫到中途感覺不太滿意,就放到了一邊。直到最近的一天,我又把它拿出來掛在畫室打量,吃完午飯后再進畫室剛好斜陽照在畫上,畫面的顏色和直射的陽光重疊,第一眼感覺很特別,于是順著那個感受接著畫完了它。

夏山圖 73x104cm 布面丙烯 2024
呂曉正LvXiaozheng
《我的美術史》 2022--2023作為“數字移民”的一代,對于美術史試圖用另一種的方式去解讀與重構。


林澗焚香圖 190x65cm 數字繪畫 藝術微噴 2024
耍惹石主 Shua Re Shizhu
在不同的空間里不同的尺幅繪畫。有種自己都不知道的感受,關于身體的一種尺度關系,源初像小朋友被迫使用大人世界里的物體一樣是不適應的,抗拒的。巨大對我來說是一種斷層的,有點失語, 結結巴巴有點崇高。像自己家?前的那個懸崖,峭壁上的花草樹木與它與我都是一種拉拉扯扯。

我做畫完全沒有草搞,一開始我也不知道畫什么,眼前只有畫布的大小,顏料,筆。開始時先讓自己放空。忘記所有的知識和邏輯。然后憑著一些自己的所?所聞,記憶,當下等,讓自己時刻保持著興奮和專注,把它們繪于腳下。 我從來不是再實現一種自己設計好的一個圖形,然后慢慢出現一些繪畫的結構, 圖像。繪畫過程中我不會去區分所謂的具像,抽象,非具像等畫面信息,也沒有所謂的定性, 都讓他們自己在其中生?。?出各種效果都不是我全然的目的,它只是停留在過程中的一個或者說很多個介乎于失神或者有神之間片段而已。 比起精巧的構思描寫,我更喜歡直追藝術的感覺。把自己的直覺、潛意識、或者說是一種通靈,一種半抽象、 半現實的模糊的情感需求得以出現。使其畫,心靈,現實,藝術,神經,巫術,神秘攪渾在一起結晶,一起“渾沌”, 誰說話一定要說清楚,說清楚了的畫通常就是沒有然后了。
饒路 Rao Lu
我喜歡冒險,喜歡嘗試新事物,所以20歲的時候我選擇離開了校園。
關于作品的材料,來自于快遞包裝箱,隨處可得,我想延長這些紙箱的使用壽命,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力。同時紙質雕塑的笨拙感,也像是我對抗精致資本的武器。
關于作品的內容,我喜歡這種獨特而不尋常的東西,比如當你覺著它應該是玲瓏可愛的時候,它以高于人身的尺寸屹立在你面前;當你覺著紙質作品應該柔軟親膚的時候,它以堅硬光滑的外表出現。
當你覺著它應該是風趣幽默的時候,它以奇特的站姿表演著邪魅的微笑。創作的目的是與他人分享那種通過創作而產生的興奮感。希望這能給我們周圍的世界帶來一些新奇和樂趣,像個孩子一樣保持想象力。

單頂鶴 89x24x112cm 木頭 2023
佟飚TongBiao
每一代中國人心里有一座山水的,到了一定的年齡一定會眷戀這個感覺,會向往這個感覺,至少不會說像看一個毫無來由的東西一樣那么好奇,這樣的接受也特別自然,當然,從大的方面來說因為我們有這樣一個傳統,從小的方面來講,雖然每個個體對山水的認識,開端的點未必是一致的。在語文的課本里或者哲學書本里,或多或少會看到或者接觸到有關于山水的這些內容,這使得每一個中國人對山水的掛懷都都仿佛留存在血液里一般的刻骨銘心,這也是我們的藝術觀念里很獨特的一個地方。

《鄂未成》120x100cm,紙本木炭 2013
楊德煒 YangDewei
我把畫畫當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不擅長在繪畫中思考什么,我希望它足夠簡單,突然想到什么就把它記錄下來,構造出這個形象,讓它變成我想讓它變成的樣子,讓自己取悅自己。就像動畫片《馬丁的早晨》一樣,每天醒來都會變成一個新的角色,我喜歡這種新鮮感。

《龍》布面油畫,200cmx170cm,2023
鄒雪峰 Zou Xuefeng
像小時候突然停電的夜晚靠手電筒找回眼睛,我想畫重新看見的“無”,它懸掛在高于畫板的位置上,要手使勁去夠到。
日常在一些場景中不知起自何處的感應還沒成為話語(有人一定也看到過這樣的景象,一定也有類似的感受),但已經可以感知它的存在,它閃出了微弱的光,似乎是只要打磨它就可以了。然而勞動部分并不輕松,隨著反復融化和錘固,會拖拽出眾多我聽來的和此前未曾察覺的眼光,這常常加重我的結結巴巴,模棱兩可,幾乎忘了怎么說話,一切要一點一點摸索,我必須艱難等待,直到與最初的感觸相遇,此時是否誠實?誠實意味著更深的目光。
更好的情況是為它增加,帶回一件大于自己的東西。它在一個不可預測的時間慢慢靠近了,選擇了我的畫板,而不是相反。我試著亮化這塊幽暗的小自然,只在很少的時候做到一些。

夜鳥 111x79cm 紙本色粉 2024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