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書錄Ⅱ——沈樂平作品展在杭州全山石藝術中心開幕
日期:2024-12-12 16:05:53 來源:中國美術學院
藝校
>樂書錄Ⅱ——沈樂平作品展在杭州全山石藝術中心開幕
12月7日,由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書法家協會、西泠印社主辦,民盟浙江省委會宣傳部、《書法》雜志協辦,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學院、全山石藝術中心、民盟中國美術學院總支承辦的“樂書錄Ⅱ——沈樂平作品展”在杭州全山石藝術中心開幕。展覽集中呈現了沈樂平近年來160余件藝術創作,全方位展示了其在書法、篆刻領域的實踐成果和深入思考。
開幕現場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美術學院原院長高世名在開幕前參觀展覽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浙江省委會主委成岳沖,中國文聯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浙江省人大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錢曉芳,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金一斌,浙江省委第二巡視組組長童發根,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沈浩,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傅巧玲,著名油畫家、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全山石,浙江省政協副秘書長、民盟浙江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毛偉民,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徐燕峰,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專職副館長姜玉峰,中國美術學院老領導高法根、胡鐘華、方培新,嘉興市政協副主席、民盟嘉興市委會主委周連昆,南京藝術學院副院長李彤,溫州大學紀委書記李都金,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潘善助,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趙雁君,西泠印社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秘書長、社委會副主任王宏偉,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王冬齡、任道斌、尉曉榕,西泠印社副社長孫慰祖,全山石藝術中心館長項興良,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主任王彥,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副主任兼培訓中心主任高慶春,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劉彥湖,復旦大學教授王天德,上海書畫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王立翔,浙江省委統戰部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機關紀委書記陳豹,民盟浙江省委員會二級巡視員何志芬,民盟浙江省委員會組織部部長徐國強,上海書畫出版社副社長、《書法研究》《書法》雜志主編朱艷萍等文化教育界、媒體界嘉賓,中國美術學院相關職能部門、各二級學院負責人,師生代表參加開幕式。開幕式由浙江衛視《“中國心”系列》總導演、浙江衛視合作開發中心項目統籌部主任周路莎主持。
金一斌認為,展名“樂書録”既可以理解為“樂于書寫”,是沈樂平作為書法家的追求和態度,也可以解讀為沈樂平的書法,即他鮮明的個人風格。他的創作給人以瘦硬清朗、自然靈動、意境兼得的總體感受,是當下提倡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時代語境下的表率。中國美術學院的書法專業,一直以來將古典品格與現代教育體系相結合,沈樂平作為在中國美院書法專業從本科一路研習至博士并留校任教的書家,是這種品質的受教者,更是守護者、傳承者。金一斌談到,中國書法教育飽含深刻的文化精神,貫穿于整個書法藝術的創作和欣賞環節,也在中華文化的土壤中扎根和成長。書法教育中蘊含著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中庸之道的審美標準,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沈樂平,不斷積累創作的文化底蘊,同時將其融入教學內容,教學相長,與學生共同體悟書法與時代、生活、文化的互動關系,留校任教至今數十年,他將所思所得傳承后學,承上啟下,為中國書法藝術的創作與教學事業的薪火相傳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陳振濂談到,沈樂平在讀書期間即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華和潛力,總能率先完成老師布置的難題,成為大家的典范。當今書法界需要的人才應具備創作實踐有特色、學術理論有深度、書法教育有新思維這三方面的素質,而沈樂平正是這樣一位難能可貴的代表。陳振濂對沈樂平寄予深切的期望,希望他能繼承陸維釗、沙孟海、諸樂三等前輩開創高等書法教育時“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新時代與同輩們共同推動高等書法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為書法藝術的傳承與創新貢獻力量。
潘善助表示,沈樂平是最早一批系統接受本科、碩士到博士完整的中國高等書法教育的幸運一代,其書法以“瘦硬”為特點,或許是受甲骨文或潘天壽先生行草的影響。作為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學院黨委書記,沈樂平身兼重任,期待他能繼續與中國美術學院沈浩副院長、書法學院學術院長陳忠康及眾多杰出教師、青年才俊攜手,共同推動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持續保持其在全國的領先地位。通過他們的共同努力,為書法教育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培養更多優秀的書法人才。
王宏偉代表西泠印社對本次展覽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強調了沈樂平在國內篆刻藝術界的中堅地位和骨干作用。自加入西泠印社以來,沈樂平積極參與各類活動,與西泠印社結下了深厚的淵源。沈樂平為人低調、謙和且儒雅,王宏偉用“靜水流深”這一形象生動的比喻,來形容沈樂平在平靜外表下所隱藏的深厚才情,正是因為他能夠靜下心來,專注于藝術本體,才能取得一系列成就。
浙江省政協副秘書長、民盟浙江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毛偉民致辭
毛偉民表示,文化是民盟的主要界別。中國美術學院孕育了諸多成績斐然的民盟藝術家,特別是潘天壽、諸樂三、陸維釗、沙孟海等在1963年創立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開創了新中國高等書法教育的新篇章。毛偉明認為,沈樂平作為這條傳統河流中涌現出的璀璨明珠,他注重扎根傳統,堅持守正創新,其藝術成就不僅是個人才華與努力的結晶,更是中國美院書法專業與民盟深厚淵源的生動體現。

王冬齡表示,沈樂平是中國美術學院培養的最優秀的書法專業中堅力量之一,也是在當今中國書壇是最優秀的作者之一。沈樂平書法的線條得金石篆刻之意趣,融會碑學與帖學,亦從敦煌遺書中吸收了營養,而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沈樂平作品中流露出的才情與靈性,賦予了其書法獨特的藝術魅力。王冬齡談到,沈樂平也是一名優秀的理論學者,于元朱文、敦煌遺書等方向有深入的研究,他能將自己創作中的心得用于學術研究中,從而形成更深刻和獨到的學術見解。
著名油畫家、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全山石宣布展覽開幕
沈樂平感謝所有對本次展覽給予關心和支持的領導嘉賓,他回顧了自2013年“樂書錄I”以來的創作心路,并表示,近年來的創作已不再像三十多歲的階段,總是講求技法的細膩表現,而是更愿意直面自我感受,捕捉創作時稍縱即逝的感覺。
對于這次“樂書錄II”的展覽和作品集,沈樂平將“錄”的英文翻譯作“theme(主題)”——“樂書錄I”的圖錄里,“錄”譯成“collection(集合)”,是希望“樂書錄II”不僅僅是圖譜式的收錄、集合作品,而能夠通過每一件作品去闡釋自己思考的、欲為之事或者思路的軌跡。
沈樂平向全山石藝術中心捐贈作品《春夜宴桃李園序》,全山石藝術中心館長項興良為其頒發捐贈證書
王洧《湖山十景》行草橫批
Wang Wei Ten Scenes of West Lake
146cm×647cm
王維《終南山》草書條幅
Wang Wei Zhongnan Mountain
97cm×44cm
王羲之《臨河敘》行草條幅
Preface to the Poems Composed at the Orchid Pavilion
138.5cm×69cm
王安石《清平樂·云垂平野》草書條幅
Wang Anshi QingPingYue, Peaceful Mind
121.5cm×23cm

吳均 《與朱元思書》草書手卷
Wu Jun Letter to Zhu Yuansi
32cm×403cm
斷舍離草書橫批
Simplifying Life
22cm×108cm
一念既出萬山無阻金文扇面
Faith Can Move Mountains
20cm×55cm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Lifelong Love
3.4cm×2.4cm
射天狼
Shooting Down Sirius
4.4cm×4.2cm
樂平五十后作
Work of Leping after 50
2.7cm×2.7cm
來 源 |書法學院
編 輯 |鄭佳怡
責 編 |劉 楊
審 核 |方 舟 沈樂平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卓克藝術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