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幕式現場
12月9日,由中國國家畫院和斯德哥爾摩中國文化中心聯合主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國際視野下的中國繪畫——中國國家畫院作品交流展”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中國文化中心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徐漣和策展人賀江柏(Herbert-Jan Hiep)共同策劃,共展出54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54件中國畫作品,展覽分為“悠游山林”“精彩人生”和“萬物有靈”三個單元,內容涵蓋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意在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與此同時,希望借由這些展覽作品,讓廣大瑞典觀眾從中感受中國藝術所承載的數千年歷史與當下中國人的精神風貌。

部分嘉賓合影
中國駐瑞典大使崔愛民、中國國家畫院黨委書記燕東升、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文化參贊兼斯德哥爾摩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李蕊、漢學家羅德弼、瑞典藝術家協會(Louise Enh?rning)藝術總監阿??恕ぴˋshik Zaman)以及百余位瑞典畫家和觀眾出席開幕式。中國駐瑞典大使崔愛民致辭
崔愛民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展覽以“悠游山林”“精彩人生”和“萬物有靈”為主題,分別代表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社會生活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環保的思想,這與瑞典崇尚環保、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理念相契合。他期待通過此次展覽,中國藝術能夠在世界各地找到更多知音;也期待每位瑞典觀眾在欣賞作品的同時,能夠“看到”藝術家們的所思所感,發現觸動心靈、引發共鳴的藝術之光,感受到傳統中國書畫的當代氣息。
中國國家畫院黨委書記燕東升致辭
燕東升發表了題為《中國畫中的美學精神》的致辭。他表示,本次展覽的作品是當代中國畫家創作的一個重要部分。一方面,他們在創作中使用了傳統中國畫的材料和工具,運用了最基本的筆墨方法,既包括寫意的揮毫潑墨,也包括工筆的骨法用筆和相關暈染技法。另一方面,這些藝術家從傳統技法入手,融匯東西方藝術中的新觀念與新風格,探求新的視覺經驗,在廣泛了解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礎上,融入自己對當今世界的感受和思考,形成獨屬于時代和個人的藝術表達。這也是我們將此次展覽命名為“國際視野下的中國繪畫”的由來。今天有幸代表中國國家畫院再次與斯德哥爾摩中國文化中心合作,這讓我們更加堅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優秀的文化藝術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瑞典藝術家代表Sam Westerholm致辭
瑞典藝術家代表Sam Westerholm表示,中國古人追求的詩意與和諧,同新的技術和表現內容結合在一起,讓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之余得以喘息,為我們打開想象和反思的空間。
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研究員任軍偉做了關于中國畫賞析的講座

斯德哥爾摩中國文化中心藝術顧問羅梅雨(Maria Nords? Lundberg)主持開幕式
隨后,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研究員任軍偉做了關于中國畫賞析的講座,對策展思路和重點作品進行了講解。據介紹,此次展覽中既有描繪大自然生動瞬間的花鳥畫,展現東方美學的智慧與魅力;也有表現中國獨特美感的山水畫,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構筑了文人的精神家園;還有將歷史圖像與時代風物同置的人物畫,用東方特有的浪漫主義美學情懷,演繹人世間動人心弦的故事。可以說,此次展覽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是藝術家的代表作,反映了當代中國畫創作的新面貌與新成就。






展覽現場
此次活動得到了斯德哥爾摩中國文化中心的支持。李蕊表示,很榮幸能夠邀請到中國國家畫院舉辦此次展覽,從國際化的視角為瑞典觀眾帶來對中國傳統文化不一樣的認知,這對于他們了解中國當代文化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瑞典藝術家協會(Louise Enh?rning)參訪座談現場

瑞典版畫協會(Grafiska S?llskapet)參訪座談現場

中國國家畫院一行拜會中國駐瑞典大使崔愛民
活動期間,中國國家畫院一行在斯德哥爾摩進行了文化藝術交流。中國國家畫院黨委書記燕東升、交流合作部主任張楠、雕塑所所長鄧柯、創研規劃處副處長康雷、人物畫所藝術家王瑛、理論研究所研究員任軍偉、交流合作部外事專員張弦弛相繼前往瑞典藝術家協會(Louise Enh?rning)、瑞典版畫協會(Grafiska S?llskapet)參訪座談。兩國藝術家相互分享彼此創作的體會,并就創作理念、語言形式、交流創新等話題進行探討,現場交談熱烈,并互贈作品作為紀念。同時,中國國家畫院一行赴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拜會崔愛民大使。此次交流既豐富了斯德哥爾摩中國文化中心的活動,也有助于推動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鑒。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