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后,援助修復的捐款蜂擁而至,共籌集到了近 8.5 億歐元的重建資金。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將在五年內恢復巴黎圣母院的原貌,并承諾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重建。此次修復不僅是物理上的恢復,更是對巴黎圣母院文化意義的再生。
如今五年過去,為慶祝巴黎圣母院修復工程的結束及重新開放,一場盛大的慶典活動于12月7日在巴黎舉行,包括在教堂前的廣場上舉行的共和國儀式、法國總統馬克龍講話、教堂內部的儀式活動,以及一場由多位著名藝術家參與的音樂會,中國鋼琴家朗朗和大提琴家馬友友參與演奏。
為了這一期待已久的時刻,北京法國文化中心于12月8日重播儀式的部分內容,法國駐華大使白玉堂出席活動并發表演講。讓我們在巴黎圣母院重新開放的共和國儀式和音樂會中,一同見證這座世界建筑和藝術瑰寶重新綻放光彩。
“最偉大的建筑物大半是社會的產物而不是個人的產物。與其說它們是天才的創作,不如說它們是勞苦大眾的藝術結晶。……總之,它們是一種巖層。每個時代的浪潮都給它們增添沖積土,每一代人都在這座紀念性建筑上鋪上他們自己的一層土,每個人都在它上面放上自己的一塊石。”
在1831年出版的《巴黎圣母院》中,作家維克多·雨果花費大量筆墨描寫了巴黎的建筑。在這部世界名著出版數年后,歐仁·維奧萊-勒-杜克開始了19世紀最偉大的巴黎圣母院重建計劃。坊間流傳,勒-杜克在當時驚為天人的想法,正是受到了雨果啟發。
巴黎圣母院之所以保持永恒的魅力,就在于人類一直從未停止對它進行一次又一次改變。太陽又一次照耀巴黎圣母院的塔尖,遠方的鐘聲傳來,蓬勃的生活正在向人們揮手。

▲ 喬治·雷東于1910年繪制的巴黎圣母院塔樓近景。(圖/維基百科)
重新開放儀式舉辦
法國巴黎圣母院于當地時間7日晚,舉行重新開放儀式,包括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內多國政要,約2000人受邀出席當天的慶祝儀式,法國總統馬克龍出席并發表演講。

▲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與法國總統馬克龍
據《巴黎人報》報道,7日下午17點前,法國總統馬克龍首先在愛麗舍宮接待了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兩人見面后熱烈擁抱并多次握手。馬克龍表示,“對法國人民來說,接待您是莫大的榮幸,歡迎歸來。”特朗普稱贊自己與法國總統的“良好關系”,表達了自己和美國對法國的情感。特朗普還談到“這個世界現在似乎有點瘋狂”,并表示他將與馬克龍“討論這個問題”。隨后,馬克龍邀請唐納德·特朗普及17點30分許抵達的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舉行三方會談。之后,他們共同前往巴黎圣母院。

▲ 馬克龍夫婦與特朗普在大教堂合影。

▲ 馬克龍夫婦與英國威廉王子合影。

▲ 馬克龍夫婦與奧朗德夫婦在巴黎圣母院合影。

▲ 埃隆·馬斯克到場。

▲ 米歇爾·巴尼耶與美國前國務卿約翰·克里(John Kerry)交流。



▲ 現場嘉賓合影
馬克龍在講話時,對拯救和重建巴黎圣母院的人表達了感激之情,并強調要記住,巴黎圣母院能在修復后重現人間,離不開個體的貢獻。

儀式開始,馬克龍與第一夫人布麗吉特,以及巴黎市長伊達爾戈肅立,圣母院再次響起鐘聲。

巴黎總主教于爾里克誦讀經文后,用權仗敲響圣母院的大門三下,打開大門并進入。

多國領導人、政要及商界人士出席儀式,包括英國王儲威廉、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


當初參與圣母院救火的消防員也到場,眾人向他們鼓掌致敬。巴黎圣母院重新開放后,預計每年將迎來1400萬至1500萬游客,參觀費用暫時仍然是全免,不過,可供網上預約的時段,在網站開放后幾分鐘內已全部爆滿。

▲ 弗朗索瓦·皮諾和夫人薩爾瑪·海耶克,圖片來自Vogueitalie的ins

▲ 意大利共和國總統馬塔雷拉,圖片來自Vogueitalie的ins

▲ LVMH集團總裁阿爾諾夫婦,圖片來自Vogueitalie的ins

12月8日,郎朗在個人社交賬號發布了自己在巴黎圣母院重啟演唱會的演奏視頻,并表示:“曾于2019年被燒毀的巴黎圣母院,歷經五年的修復,終于迎來新生,帶著全新面貌與世人再次相見,這座飽經風霜的大教堂將以一場盛大的音樂會揭開新篇章。很榮幸受邀與老朋友杜達梅爾合作一起見證這重要的時刻。”

▲ 法國大使白玉堂致辭慶祝巴黎圣母院重新開放
為了這一期待已久的時刻,北京法國文化中心于12月8日重播儀式的部分內容,法國駐華大使白玉堂出席活動并發表演講。
浴火重生的巴黎圣母院

彼時火災發生時,巴黎圣母院正在進行常規修復工作,這無疑讓現場變得更加復雜。盡管許多結構受損,但幸運的是,大教堂內的祭壇和金十字架在火災中奇跡般地完好無損,這也為后來的修復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線索和保障。

火災后的修復工作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幾乎每一寸建筑都涉及到精細的修復與重建。從屋頂到拱頂,從彩色玻璃花窗到巨型管風琴,每一部分都經歷了嚴格的修復程序。




在法國和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工匠、建筑師和藝術家們共同參與了這一龐大的復興計劃。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來自 250 家公司的約 2000 名員工參與了修復工作。










2019年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后,同年11月,中法簽署協議,中國專家將參與巴黎圣母院修復工作。今年2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兼中法合作項目負責人周萍,被中國國家文物局指派前往法國參與巴黎圣母院修復工作。

▲ 這是12月7日拍攝的重新開放儀式上的巴黎圣母院。攝影:高靜、朱利奧·皮亞蒂



▲ 12月7日,人們冒雨聚集在法國巴黎圣母院外。攝影:高靜、朱利奧·皮亞蒂

▲ 12月7日,人們冒雨聚集在法國巴黎圣母院外,燈光在外墻上打出法語“謝謝”字樣。攝影:高靜、朱利奧·皮亞蒂




▲ 這是11月30日拍攝的法國巴黎圣母院內部。攝影:高靜、朱利奧·皮亞蒂
修復后必看亮點
1
崛起的尖塔與振翅的公雞

高約96米的尖塔,在大火中倒塌后得以重建。新尖塔幾乎復刻了19世紀的設計,金色公雞風向標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尖塔頂部新的鍍金公雞風向標,擁有一雙火焰形狀的翅膀,宛如一只涅槃的“鳳凰”。它的內部還藏有一份寫有2000名參與修繕人員名字的羊皮卷軸,以紀念他們的貢獻。
2
“森林”:從火海中復蘇

巴黎圣母院的木質屋頂被譽為“森林”,由約1300根古橡木梁交織而成。大火后,修復者遍尋法國數千棵橡樹,手工打磨,織就了新的“森林”。新屋頂不僅復刻了歷史原貌,還增添了噴水裝置與隔離層,提升了防火性能。

△巴黎圣母院三分之二的屋頂在2019年的大火中被毀。圖為今年5月,工人們正在搭建新的屋頂。
3
石砌拱頂再現莊嚴

大火中,屋頂坍塌導致中庭拱頂嚴重受損。修復團隊使用原始石材替換或修復破損,同借助3D掃描與數字建模,確保每一塊修復石材都能精準對接。

如今,拱頂重現昔日莊嚴,交叉拱的設計依舊錯落有致,細致雕刻在光影間閃爍。
4
主殿內部:從陰霾中綻放新生
五年前,在熊熊烈焰中,巴黎圣母院主殿一度陷入昏暗。五年后,經年累月的污垢和煙塵被徹底清除,42000平方米石材飾面翻新。

在燈光的加持下,淺色盧臺特石灰巖露出數百年前的本來面貌,墻壁、柱子與彩色玻璃重現往日風采。
5
雕塑藝術品煥然一新

五年前的大火燒毀了中世紀的屋頂桁架,鉛制屋頂熔化,大管風琴被有毒灰塵覆蓋。經過多次拆卸、清理與調試,8000根音管被再次奏響,調音師靠人耳校準,讓其渾厚音色再次悠揚。
日光穿過高窗,奇跡般幸存的玫瑰花窗格外鮮艷耀眼,紅、藍、紫的光線,照亮了這座石頭森林的每一個角落。

祭壇裝飾被重鑄安裝,壁畫、雕塑和工藝品擺件恢復了往日的莊嚴。

中殿入口,嶄新的洗禮堂與整齊排列的1500把橡木椅靜候著每一位來客。
科技織夢 古韻新生
歷時五年,2000多名工匠和專家參與,耗資近7億歐元(約53.5億元人民幣),巴黎圣母院的重生,不僅是建筑的修復,更是文化的復興與技藝的頌歌。
1
利用數字化“修舊如舊”
雖然現實中的圣母院無法完全恢復如初,但數字化的她得以永久保存。


2015年,藝術史學者安德魯·塔隆利用激光掃描,記錄下巴黎圣母院超過10億個數據點,為其打造了一份詳盡的數字檔案。

修復團隊據此構建出3D動態BIM模型,圣母院的每一磚一瓦、每一處細節都在虛擬世界中栩栩如生。借助可視化軟件與虛擬現實技術,他們更是創造了一個“虛擬孿生”圣母院,為修復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此外,現代材料工藝3D打印技術也被廣泛用于雕塑細節的復刻、殘缺文物的修復。
2
傳統技藝與現代化改造并存
在尖塔和屋頂的修復過程中,修復團隊嚴格遵循19世紀原始設計圖紙并效仿傳統工藝,力求精準還原每一處細節。

畫師、石匠、木匠等手工藝者,以精湛技藝修復了壁畫、飛扶壁、方格地板,展現出傳統技藝的復興。
巴黎圣母院的修復并未止步于歷史的重現,現代化的改造也在悄然進行。
據巴黎圣母院院長奧利維耶·里巴多·杜馬斯介紹,教堂內裝飾融入了現代元素,意圖讓圣母院的“靈魂”與現代人對話。


比如,環保材質的蠟燭可供游客在教堂內部使用;全新的照明設備可調節光源強度和色溫營造出不同氛圍;新的唱詩班座椅采用橡木材料,靠背相較原先更低,呈現淡金色,極具設計感。同時,通過修復工程,這座古老的建筑還安裝了現代化的消防噴淋與隔離系統,包括細霧噴灑和紅外影像儀監控,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
傳統技藝與現代化改造的結合,為巴黎圣母院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3
國際支持與跨學科協作
巴黎圣母院的修復得到了全球各國的廣泛支持。來自150個國家的34萬人慷慨解囊,共籌集8.46億歐元資金。這項工程匯聚了包括建筑師、工程師、歷史學家、藝術家和文物修復師等多個領域的專業人員,確保修復工作的全面性與科學性。

△當地時間11月2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參訪巴黎圣母院時,贊揚修復團隊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第一個與法國就修復巴黎圣母院達成政府間協議的國家。2019年11月6日中法在京簽署合作文件,就巴黎圣母院修復開展合作。今年5月,中法達成協議將聯合開展巴黎圣母院與秦始皇帝陵木質遺存和土遺址保護研究。

從對歷史建筑細節的忠實還原,到創新科技的巧妙運用;從傳統匠人技藝的精湛展現,到現代化改造的審慎融入;再加上跨學科與國際協作的緊密無間……正如馬克龍所說,修復后的巴黎圣母院“比以前更美了”。
馬克龍在視察巴黎圣母院時還表示,“我相信,重新開放所帶來的震撼將如火災發生時一樣強烈。但這一次,將是一場充滿希望的震撼。”

巴黎圣母院即將敞開大門,準備迎接每一位來客。你準備好了嗎?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