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邊繪畫簡潔、鋒利、冷峻的表現風格對具象藝術的概括性提煉,是當代藝術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硬邊繪畫也憑借其獨特的視覺效果和美感,被眾多的中西方藝術家所使用,成為了一種應用廣泛的繪畫語言。石志為的作品突破硬邊繪畫的純粹樣式主義,擺脫繪畫只是寫實工具的局限,找到硬邊藝術和具象繪畫的有機結合點。”
石志為的作品是對現實場景的一種客觀理性的描繪與再造,畫面中單一的直線、平面的色塊和嚴謹的透視關系建構出空間與時間的交融。值得強調的是,他的作品表現出的理性與冷靜、硬邊與鋒利、簡潔與平面與他自身的性格特征極為相似,也正是他的人格特性和對理性感知的一致化體現,在創作上才形成了他對現實社會自然景觀的一種理性釋放。

1993年出生于湖南醴陵。2016年本科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2019年研究生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2019——2020年四川美術學院駐留藝術家。湖南油畫學會會員,湖南省畫院青年畫院畫家,重慶PHP小組成員。現工作生活于長沙。
近年部分展覽經歷:
*以下文字整理自與石志為的對話和作品自述,發表前經過受訪人的審校。文中用圖若無特別說明,則由藝術家與ARCH GALLERY 拱形畫廊惠允。


我認同約瑟夫·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藝術家”的藝術觀點。藝術,既不是上流社會附庸風雅的玩物,也不是市民階層的通俗裝飾,而是通過觀念的升華,和價值的雕塑,來表達人類的精神價值。




瑪格南圖片社的亞歷克斯·韋伯攝影作品促使我對街頭攝影產生興趣,平時我也喜歡使用35mm的鏡頭進行一些拍攝。我很關注生活中的一些社會景觀,這些場景的生活氣息讓我產生了創作的靈感。




從繪畫藝術的整體上看,硬邊藝術屬于現代主義的抽象表現主義當中的“冷藝術”,它追求畫面的平面性和純粹性的平涂,以及表現獨立而簡練的構圖要素。而現在的硬邊繪畫并不局限于傳統美國式的硬邊藝術,而是指硬邊這樣一種繪畫語言在繪畫作品當中的延伸以及所形成的各種形態。

硬邊繪畫表現出的理性與冷靜、硬邊與鋒利、簡潔與平面與他自身的性格特征極為相似,也正是我的人格特性和對理性感知的一致化體現,在創作上才形成了我對現實社會自然景觀的一種理性釋放。





“一瞬間的故事”



“激發思考和共鳴”







石志為《駐地》_布面丙烯_100x130cm_2023
硬邊繪畫簡潔、鋒利、冷峻的表現風格對具象藝術的概括性提煉,是當代藝術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著名藝術批評家楊小彥多年前就敏銳地觀察到三十年來發生在中國當代藝術現場的一種獨特現象:那就是針對繪畫性所發生的否定性追求,去除空間描繪的深度,以及輪廓虛實的習慣性處理,通過對物的冷峻刻畫,把觀賞變為思考,從而激活觀念本身,使觀念成為物之存在的隱喻,用以突破視覺之藩籬,讓思考成為常態。
作為二維平面上的藝術,將硬邊繪畫語言與場景描繪有機地組合在一起,通過具象方式描繪大場景,抽象方式描繪小物體和小局部,以表達出更有意味、更吸引人的場景空間。通過對社會環境和社會事件中各種場景的描繪,對現實場景的取舍,簡化,平面化,達到對事物和現實世界的“冷靜”,創造出我個人認知世界的一種“境”。
展覽信息|

ARCH GALLERY 拱形畫廊
“凝視:缺席的在場”
展期 | Duration
2024/11/2 — 12/8
地點 | Location
長沙市天心區1123文創園一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