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范慶瑜,中國文聯副主席、浙江省文聯主席許江,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孫旭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周天曉,浙江廣播電視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陳潔,中國文聯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陳振濂,浙江省文聯副主席、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趙雁君,浙江省文聯副主席、浙江省曲藝家協會主席翁仁康,浙江省文聯副主席臧軍,浙江省文聯副主席,寧波市文聯主席、黨組書記楊勁,浙江省文聯副主席,溫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周新波,著名油畫家全山石,浙江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趙曉剛,浙江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余旭紅,浙江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曹鴻,浙江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掛職)農書榮,浙江省攝影家協會主席王小川,浙江省電影家協會主席高克明,浙江省舞蹈家協會主席崔巍,浙江省雜技家協會主席李潔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浙江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常務書記楊守衛主持。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范慶瑜宣布展覽開幕

今年,是習總書記文藝座談會十周年,適逢浙江省文聯成立七十周年,總書記文藝講話十年與文聯成立七十年,兩個影響浙江文藝發展的時代脈動交響在了一起。為了紀念這兩個浙江文藝的時代節點,浙江文聯舉辦了十年發展文獻展和浙江造型藝術展兩個展覽。文獻展以每個協會為單位,以一本大書、一張書桌,一個視頻來展示十年來的文藝創作與發展、造型藝術展集中展示美協、書協、攝協、民協四個協會近十年的重要獲獎作品。我們今天在這里,群賢畢至,老少咸集,共同出席展覽的開幕儀式。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作重要講話。我有幸親臨現場聆聽總書記講話,并作為美術界代表受邀發言。今年是文藝講話十周年,十年前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諄諄于心,鑄成一生世的記憶。文藝講話體大思精、籠罩群言,舉人民之心、樹中國精神,是新時代的文化旗幟,更是文藝創作的根本遵循。
文藝講話正是在一個時代的節點上,以宏闊的歷史畫卷,以拳拳的守正之心,圍繞時代精品的高峰和文化振興的使命,針對藝者深層品德的塑造,來建構一個內涵深邃、又觸及人心的當代藝者成長和成熟的靈魂空間。十年來,總書記在文藝講話中所提出的要求深刻地塑造了藝術家們的精神面貌,活化而為藝術創作整體性的自覺要求,深深地鞭策著整個藝術界對創作敘事倫理的認識,逐步提升而為對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的使命追求。十年高舉,我們守正創新;十年高舉,我們勇攀高峰。十年來浙江藝術界的學習與發展呈現如下三個特點:
第一,重視學習,提升使命認識。十年來,浙江文藝創作立足時代生活的沃野,接續優良傳統的根脈,樹立起中國意蘊、中國精神的主體思想,并展開深入而全面的創作實踐,尤其在現實主義主題創作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廣大藝術工作者充分認識到:“根”在賡續文脈,牢記國之大者,藝術創作才有歷史定位;“魂”是心系人民,情系人民,藝術創作才能保證正確方向;“文”則深研語言,勇攀高峰,藝術創作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根、魂、文,這歷史定位、正確方向、高質量發展是藝術的核心,是發展的保證。
第二,深扎生活,培植人民之心。此“生活”不僅是個私的小生活,而且是時代的大生活,是要在某種時代性的生活運動中,去重建生活與人、人與人的關系。今天的文藝創作群體都自覺地深入社會大生活之中,去聆聽大地的呼喚。廣大藝術家們在廣袤的生活土壤中孕育超越個人經驗視角的感知,將個人感官體驗轉化為更宏觀而全面的感性與感情的系統,進而形成穿透古今、涵融人民意志的主體性,并且通過這種非個人化的主體性,來實現對固有自我束縛的解放。十年來,我省藝術家在全國重大題材創作中,在2021年的建黨百年創作中,在各個藝術門類的全國評比中,都取得優異成績。15日在參加中宣部座談會之后,我應諸迪書記之邀,觀看重大題材展覽,看到一張張來自浙江藝術家的作品,我倍感自豪。這些成績都是在這樣的主導意識推動下實現眾多力作精品的創造,并跬成一代高峰的。
第三,融通傳統,強化中國意涵。十年來,浙江文藝界在創造中,持續深研中國傳統精神,既重“隨物宛轉”的寫生精神,又重“與心徘徊”的體象意識;既存語言本體的淬磨特性,又存東方語言的寫意詩性;既蘊含著現實主義思想和表現的深度,又蘊含著東方浪漫主義的詩性。十年來,在現實題材的表現中,在當代人民的形象謳歌中,都涌現了一批以人民形象、歷史事件為基點的時代力作。在這種表現的深處,存有著一種將現實人生煉化而為畫,而為詩的頑強力量。這些力作和努力的最深層,還絪缊著一種獨特的文化史觀,一種始終與中國寫意傳統相對應著的浪漫詩性與體象意識,并一再地鑄煉時代創作的高峰。我們的這個展覽正是這些成績的記錄,這些成果的代表。
六天前,10月15日的當天,我參加了在北京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召開的、由中宣部主辦的全國文藝界深入學習實踐習近平文化思想座談會。在會上,李書磊部長做了重要講話。在“促進文化繁榮”中,指出塑造創作的精品高峰是重中之重。要懷傳世之心,創傳世之作,以偉大創作,留下時代的敘事史、創作史。藝術家要感悟文章之樂,藝術之樂。在“持續深入生活”中,指出人民生活既有平靜如水,又有波瀾壯闊。要深入生活,有智情,才能有智文。在反映生活時,不回避問題,但要有溫暖和力量。在“體現中國精神”中,指出偉大傳統來自偉大經典。深入傳統的挖掘,要讓厚重傳統文化走入時代生活,要讓時代的文藝彰顯傳統精神的博大精深。李部長的講話有深意,值得我們很好思考。
同志們,學養風骨,氣存浩然。中國文聯的標志是一個“文”字與一個站立的人相疊的形象。文就是要讓一個民族站立起來,立于大地之上,立于世界之上。這是文藝的使命,也是文聯的使命。廣大藝術工作者要持續深入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斗爭中去,深入到他們的心靈中去,與人民的心一起跳動,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書畫和吟誦人民的可歌可泣的歷史。我們對講話的學習還在繼續;我們的創作踐履也還在征程上。我們應當抓牢文藝講話十周年的契機,融匯精神,提升使命,握緊本根,創造時代的精品,鑄煉藝術的高峰。
《文藝的使命是讓民族站立起來》
(上下滑動,觀看全文)


美術家代表,第十四屆全國美展金獎公示作品創作者,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沈曉明致辭
沈曉明表示,對于土地和耕作的守望,是他創作《金色土地》的初心;對人的關注和表達,則是激勵他創作中國人物畫最根本的動力。《金色土地》用象征性群像表現人們耕作的艱辛和收獲的激情,表達中國人與土地不可割舍的情感。今后的創作中,他將更深地扎根人民,創作出能真正打動人的現實主義作品。

書法家代表,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二等獎獲得者婁東昇致辭
婁東昇表示,筆墨當隨時代,書法如何跟上時代的腳步,如何表達當下,是這一代書法人需要思考的課題。新時代文藝工作者肩負著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應以老一輩優秀文藝家為標桿,自覺追求創作與修身并進,潛心藝術實踐,以優秀作品為時代留下最真摯、最深刻的印記,為浙江藝術的繁榮發展貢獻新力量。

攝影家代表,第十二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葉文龍致辭
葉文龍分享了他的攝影之旅,堅定文化自信,懷揣藝術夢想,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推動創新。他認為,藝術創作源于對時代脈搏的細致捕捉,他的作品以“東方新山水”之名,跨越國界,已在近百場展覽中熠熠生輝。葉文龍呼吁藝術工作者們要攜手共創,以心交心,以夢筑夢,共同繪制超越時空、震撼心靈的藝術長卷,迎接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民間文藝家代表,第十一屆、十六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獲得者林霞致辭
林霞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文藝思想為藝術創作指明了方向。她講到,過去十年是浙江民間文藝蓬勃向上的十年,她的作品《原?衍生》和《涌》見證了個人追夢圓夢的求索與蛻變。林霞呼吁大家以此次展覽為契機,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努力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篇章貢獻文藝力量。
出席開幕式的還有入展藝術家代表,中國美院師生代表,浙江省“文藝名家計劃”、造型藝術培養“新峰計劃”藝術家代表,浙江畫院、省油畫院青創中心青年藝術家代表等文藝界朋友們。
攀 峰 攬 勝
浙江造型藝術十年回顧特展

展覽現場














懷 光 致 遠
浙江省文聯成立70周年文獻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