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勝美地的巍峨巖壁好像煥發著生命的光彩。”
自古以來,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一直是文學與藝術家反復繪寫的主題。在藝術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的油畫中,優勝美地山谷景觀的廣袤和多變被他用畫筆細膩而浪漫地再現。在當代,這里也是加布里埃爾·德莫斯特、安塞爾·亞當斯、大衛·霍克尼等創作者聚焦的彩色圣地。



藝術家Alan Butler使用數字高程地圖數據(用于地質調查的LIDAR掃描信息)來呈現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三維模擬畫面,實時生成的優勝美地圖像將興業太古匯的都市公共空間轉化成一個沉浸式的視覺和感官體驗場域。
此次項目是艾倫·巴特勒為興業太古匯量身打造的獨特藝術體驗。根據興業太古匯的游覽動線和電梯設計,藝術家精心構建了一系列與空間緊密互動的數字景觀。
隨著觀眾乘坐電梯或在空間內漫步,優勝美地的壯麗風景如同一幅動態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不僅可以看見完整還原的山脈,還能感受抽象與整體的融合,以及色彩與元素的結構。讓觀眾仿佛置身于優勝美地的壯麗景色中,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享受寧靜與放松的綠洲。


在10月12日開幕當天,來自影像視覺、城市規劃、數字藝術領域的嘉賓與Alan Butler進行了一場主題對談,圍繞生態、城市和科技,一同探尋都市空間中的自然之美。影像視覺研究者、寫作者、策展人傅爾得,城鄉規劃師、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秘書長丁楓博士,電子藝術家、Fortune Art Technology Singapore聯合創始人郭曉彤將分別從各自的領域出發,與大家共同探討城市空間中的自然景觀。

對談以優勝美地地點的選擇展開。Alan表示,優勝美地自古以來就是藝術創作者熱衷描繪的地點,而自己作為圖像制造的關注者,則嘗試以數字藝術介入的方式重新表達。與以往不同的是,挑戰以往攝像機的固定鏡頭,他通過鏡頭的扭轉,試圖表達一種更為生動和多元的觀看關系,從而還原事物本真的樣子,“把科學化為魔術”。
通過乙烯貼紙來表現自然,這種運用于資本運作中的材質在興業太古匯獲得了一種新的意指。乙烯貼紙涂抹的是自然色系,將超過1700平方千米的優勝美地虛擬綠洲投射到上海都市。完成一種新的連接。
生態是生命的集合體,體現的是生命之間奇妙復雜的“關系”。城市作為一個“人造的生態系統”,它既與自然相互作用,又不斷地重新定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誰又能說,此刻我們是生活在真實還是虛幻里?

開幕當天,一場特別的肢體帶領觀眾在都市綠洲感受流動自然。互動表演中,雙胞胎跨界藝術家組合YUSIO邀請觀眾一同探索身體與空間的對話,通過舞蹈與即興表演,感受自然律動在都市中的再現。
藝術家組合沿著扶梯走入開幕場域,在這對“雙生子”身體的碰撞與糾纏里,身體與空間、自然與虛擬交融。移步換景,來自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山脈等高線線條好似流動起來,引發人思考虛擬與真實的邊界。



生態一直是藝術家Alan Butler創作的核心。在此次藝術項目中,綿延變化的優勝美地在喧囂的線條間挑戰著人們對都市和自然的理解。觀眾有時會看到攝像機鏡頭下的外星景觀,有時則是動畫色域,更接近 20 世紀的抽象繪畫。人們仿佛穿越到了未來的科技都市,每一步都充滿了驚喜和探索。
如何將自然元素融入城市景觀,未來城市景觀中的自然和科技如何又會怎樣共存?這也是我們在這片“都市綠洲”與大家見面時,和Alan Butler交流的議題。
Q:為什么會選擇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作為你這件作品的背景?優勝美地的自然景觀對你來說有什么特別的意義或啟發嗎?
A: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與圖像制作技術的發展有著一種奇異又近乎神秘的聯系。自19世紀以來,它一直是景觀圖像發展的場域。Albert Bierstadt等畫家在那里創造了一種浪漫的幻想世界,而早期的攝影師,如Carelton Watkins, Ansel Adams,為我們今天所知的風景攝影創造了模范。很多電影也誕生于這里,像80年代在這里拍攝的《星際迷航》。
在過去15年里,Apple還以這一自然領域為主題命名他們的操作系統,所以每個人的Apple桌面都有與19世紀Bierstadt繪畫相同的世界視角。早期的Youtube的文化基因之一是柯克船長攀登優勝美地酋長巖的EDM混音,而像《荒野大鏢客2》在電子游戲媒介中延續了這一景觀傳統。優勝美地公園里到處都有“隧道景觀”,因此可以說通往自然的通道本身就是圍繞著捕捉圖像而設計的。170多年來,這些圖像制作模式有著奇妙的異曲同工之處,我也想加入其中。

Q:你如何理解自然、數字藝術以及都市之間的關系?這對于你的創作來說有什么影響?
A:我的工作非常關注圖像制作技術如何創造歷史以及我們與空間、生態的關系。圖像制作的設備是在某些經濟模式下發展起來的,這些模式有時會將地球物化,掩蓋了宇宙真正的怪異之處。圖像共享和制作技術要求我們通過光學來想象世界,其實只是其中一個“切面”。本次展覽的作品試圖通過模擬、不穩定的鏡頭角度和傾斜的色彩來顛覆“景觀”的概念,讓這些色彩在自然的物理表面“爬行”。當這些東西結合在一起時,它們產生了對真實空間的抽象美學表現,并且不同于我們傳統模式的“景觀”。
隨著這類技術的發展,建筑和城市設計將面對我們周圍更深層次的生態,并要求我們以更開放的方式思考城市和自然。因此,自然不再物化為僅僅是審美享受,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Q:此次合作也是您在中國的首個公共藝術項目。與之前的藝術展覽經歷相比,你有什么特別的感受或期望嗎?
A:我很高興有機會制作這件作品。能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平臺,我感到非常榮幸,在城市空間環境中重新開發這件基于軟件的藝術品需要跳躍思維。我很感謝興業太古匯,他們愿意嘗試一些如此實驗性和有趣的東西。我過去曾從事公共藝術品的創作,但它們在本質上更傳統一些,比如青銅雕塑。在城市商業空間的背景下,使用軟件、視頻和數字媒介制作空間藝術品對我來說非常有趣,因為它會做出一些與其預期目的不同的事情。超媒體團隊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這是一次愉快的工作經歷。
興業太古匯2024公共藝術季隨著“優勝幻境:自然之語都市綠洲”的揭幕陸續開啟一系列活動、展覽、手工坊等等,與大家在都市空間中,探索別樣的“綠洲之境”。
感受自然律動,定格靈感瞬間。興業太古匯2024“Dare To Art”公共藝術季邀您一同在繁忙的城市節奏外探索藝術的律動,在自然與城市的碰撞中搭建屬于自己的都市情感景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