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納新加坡呈現的展覽《人間》,是藝術家林奧劼在東南亞地區的首次正式個展,展覽匯集了藝術家的一系列新近力作。林奧劼延續其過去三次北京個展中對于大眾文化、社會歷史和經濟發展的探討,將視野拓展至更為廣闊的國際舞臺,向觀眾展現他對藝術產業、當今社會乃至整個世界的妙趣橫生的見解。展覽將持續至11月10日。開幕對談現場,收藏家羅醫生和藝術家林奧劼
作為林奧劼在東南亞地區的首次正式個展,這位現居廣州的藝術家將近代史上廣為人知的政治漫畫《時局圖》進行當代演繹,以此創作了iPad繪畫《他們的全球南方》。該作品充分體現了他獨特的風格:卡通化的視覺語言、歷史參照、多層象征,以及對藝術世界和廣泛社會關系的觀察和反思,這些元素同時以不同形式貫穿于展覽的其他作品之中。
圖一:林奧劼《他們的全球南方》,2024iPad繪畫、獨版、收藏級噴墨打印、裱于鋁塑板,100(H)x70cm
圖二:謝纘泰《時局圖》,19世紀末本次展覽的英文標題意為“2023求穩,2024求財”,與展覽作品一樣反映了藝術家所感知的人生百態。這一主題在藝術家近年創作的兩部錄像作品中得到了最直接的呈現,通過一系列對話揭示了人性深處的欲望和本質。其中最新的錄像作品《Ultimate Super Dodgy Talk》(中文名《不懂就問》)如其名所示被巧妙地隱藏在畫廊深處,等待著那些敢于探索的觀眾去發掘。


林奧劼《我就是在廣州藝術荒漠中的孤魂》2024
裝置 | 香水、貼紙,9.5(H)x6.5x6.5cm
而中文標題《人間》則暗示了一個看待人類社會更宏觀的視角。有趣的是,藝術家并未將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幽默地將自己融入作品中,以數碼繪畫的形式反映著藝術家在日常生活、畫廊運作、地緣政治局勢,以及社會潛規則與權力博弈等多方面的經歷和感悟。
林奧劼《末尾淘汰》,2024
鼠標繪畫、獨版、收藏級噴墨打印、裱于鋁單板,60(H)x80cm
描繪財神、福星、壽星的三聯畫讓人聯想到中國傳統文化中貼在家里的吉祥畫,這三位被中國古代信仰、都市傳說等紛繁符號所環繞的神仙構成了一組全面的圖景,揭示了人類亙古不變的對財富、幸福和長壽的渴望和欲求。這些作品再次展現了藝術家將傳統元素與當代手法相融合的標志性手法,使之成為這個日益復雜和碎片化世界中一位獨樹一幟的藝術發聲者。藝術家巧妙地將個人敘事和宏觀主題交織在一起,創作出表面簡單卻內涵豐富的繪畫作品,為觀眾提供了多角度的解讀空間。
鼠標繪畫、收藏級噴墨打印、裱于鋁單板,180(H)x150cm
展覽現場







林奧劼個展《人間》展覽現場,香格納新加坡,2024
\
關于展覽
Lin Aojie: Playing it Safe in 2023,
Praying for Wealth in 2024展期:2024/9/7 – 11/10
(周三–周日 12:00-18:00)
地點:香格納新加坡
吉門營房,LOCK路9號02-22
關于藝術家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林奧劼,1986年出生于廣州,2010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現生活于廣州,工作于北京和上海。
林奧劼的作品涉及錄像、攝影、繪畫、文本等形式。其藝術實踐取材于自身經驗,藝術家以帶有強烈即興性和幽默意味的圖像,敏銳而細膩地記錄著日常生活中的瑣碎細節或刻意安排的行為事件,同時看似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語調始終貫穿于敘事結構中,試圖以旁敲側擊的方式對資本主義生產模式、藝術家生存困境以及藝術從業者與藝術家之間的關系進行質疑、嘲弄和批判。
近年個展包括:林奧劼:人間,香格納新加坡(2024);林奧劼:Real,女皇道電視臺,新加坡(2024);林奧劼:為什么和憑什么,TC101 SPACE,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3);林奧劼:命硬,香格納北京(2023);林奧劼:人造人,香格納北京(2021);時過鏡遷 IV:林奧劼,香格納新加坡(2021);林奧劼:越秀,香格納上海(2019);林奧劼:有空調的熱帶能出哲學家,香格納北京(2017)等。
近年群展包括:東西南北風: 另一種南方現場,廣東當代藝術中心 & 學有緝熙,廣州(2024);廣東美術館新館系列大展——城市鏈:風起南方的藝術實驗大展,廣東美術館新館(白鵝潭館區),廣州(2024);游牧在南方:河流、隧道、濕熱、星群,坪山美術館,深圳(2023);南方故事,和美術館,佛山(2023);Semi Art Community Project: Boogie Woogie Museum,蔚山美術館,蔚山,韓國(2023);TAG · 新當代藝術展 - 啟航,西海美術館,青島(2022);別殺我,我還在愛!——向黃小鵬致敬,廣東時代美術館,廣州(2021);真實 / 幻境,CHI K11 美術館,上海(2021);藏木於林,大館當代美術館,香港(2019);珠江夜游,廣東美術館,廣州(2019);青策計劃 2018:林中的樹倒下而沒有人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2018);第11屆上海雙年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2016)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